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王红:山东武城检察院的“活地图”

2012-12-21 09:32:0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市院办公室来电话,统计全县有多少个村庄、社区,我猛一下子还真不知道问哪个部门,忽然想起控申科长王红有个外号“活地图”。过去一问,王科长张口就来:“咱县共有392个村庄,189个社区。”

    也难怪,她在山东省武城县检察院干了十多年的控申工作,经常下访巡访,全县8个乡镇的村庄、社区都跑遍了。就连全县最偏远村庄的村民对王科长也很熟悉。

    有个叫小十八户的村子地处黄河故道,离县城有近百里路,去小十八户的路又名“鬼见愁”,因为岔路口太多,地形地貌又太相似,好多司机经常迷路,再加上乡间路难走,出租车多加钱都不肯去。

    这么难走的地方,王红却从不迷路,院里的司机向她讨教,走这段路有什么秘诀?王红说:“我哪里有什么秘诀,还不是去的次数多了,跟这路有感情了呗!”跟这路有感情是假,跟村民们有感情是真,王科长一进村,村民们大老远就打招呼:“王科长有些日子没来了,是不是把俺小十八户给忘了?”光听这话,就知道村民们跟王红有多近乎。

    其实,王红生在县城长在县城,没干控申工作之前,真的对乡村生活很陌生,更别说跑遍全县的大小村庄了。刚干控申工作时,一说下访巡访,她也挺犯愁,全县几百个村庄的地理位置,她毫无印象,出了县城,她就两眼一抹黑……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红找来武城县地图,按图索骥,她硬是把这些村庄的分布,一个一个从纸上“搬”进了脑子,再靠一次次的走访,让图上米粒大的“村庄”与大地上的村庄实现“对接”。“全县有3个李庄、4个王庄、5个张庄……”说起这些,王红如数家珍。

    王红这个“活地图”,在我们院里是出了名的,因为她做群众工作有那么股子“倔”劲儿,领导和群众都特别信任她,一些难缠的疑难案件,领导会交给她去办;来上访的群众也常常指名道姓地找王红。

    今年夏天,小屯村的张大娘来找王红,恰巧王红又有个非参加不可的会,王红问张大娘能不能等开会回来再说,或者给其他同志说说行不行?张大娘却直摇头,说还惦记着家里的农活呢,俺就冲你王科长来的!王红说:“这样吧,大娘,你先回去,下午我去找你!”

    6月天,孩儿脸。雨说下就下,张大娘望着屋外瓢泼般的大雨,心里想,下这么大的雨,50多里路,王红一准不来了。正思忖着,随着一道闪电,王红满是泥水的身影出现在张大娘的面前……

    吕洼村的谢某是十几年的老上访户,与本村村民发生纠纷被打伤,因对其伤情鉴定结论不一,打人者拘了放,放了拘,折腾来折腾去没个说法,此案到王红接手时,已经过了诉讼时效。

    吕洼村距县城一百多里路,王红为了这个案件,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在她的努力下,通过调解处理,两家人都很满意,还把锦旗送到检察院。

    像这样的案子,王红不知处理了多少件。她因为“说事”,当然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有些群众上访的事不属于检察院管辖范围,她也从不推辞,有访必接,有求必应。

    东屯村有个徐老太,因为多年没有户口,老人无法享受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等国家惠民政策。王红知道这事后,在户籍部门、派出所、徐老太所在的东屯村之间,跑了五六个来回,咨询户口的办理程序,查找相关证明文件,费尽周折终使老人告别了黑户。

    老人握着王红的手激动地说:“俺活了80多岁,头一回遇到这么热心的人!”(马泽友)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山东省委政法委号召向邵明强等检察英模学习
·全国检察系统共产生13名十八大代表 其中检察英模6名
·检察系统产生13名十八大代表 其中检察英模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