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扁担上的120” 乡村医生李前锋

2012-12-21 08:50: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乡村医生李前锋十年如一日深山巡诊被誉为“扁担上的120”

新华网南宁12月20日电(记者向志强、覃星星)一根使用了10年的扁担,一头挑着药箱,一头挑着干粮。在广西横县六景镇大浪村的深山中,乡村医生李前锋十年如一日来回出诊。

在来大浪村之前,李前锋在山外的八联村拥有一间私人诊所,收入可观。为解决农村看病难问题,横县卫生局2003年决定为每一个村配备一名乡村医生,李前锋主动申请为地处边远山区的大浪村服务。在此之前,山高路远的大浪村长期缺医少药,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等几乎是空白。

从2003年到2012年,10年弹指一挥间。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村民有需要,李前锋就顾不了山高路陡,挑起药箱就出诊。10年过去,李前锋的扁担早已被肩膀磨得光滑无比,常年为村民送医送药的这套行囊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扁担上的120”。

如今,在大浪村卫生室,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齐全的医疗设备,而是左右两扇大门上用粉笔写下的醒目的电话号码。“这是我的手机号码,有时候我出去给人看病,病人突然上门找不到我,拨打这个电话就能找到。”李前锋说,他的手机号码村里几乎人人知道。

由于青壮年多数外出务工,村子里多是孤寡老幼,出行很不方便。“大浪村共有8个山沟村屯,远的地方一次要走10多公里,很多地方车进不去,只能靠步行上门。”李前锋说,自己的出诊设备就是一根扁担、一个药箱和一个装食品的小箩筐。但正是这个扁担挑起的“120”,给山里乡亲免去了许多病痛折磨。

为了给村民看病,李前锋常常一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村民的经济条件有限,到他诊所看病的村民一半是赊账。至于救过多少人,他自己也不清楚,只知道求诊电话响起,就立即赶往村民家里,有时半夜出诊,到天亮才能回到诊所。

2008年5月,李前锋时常感觉头晕、腰酸痛,却没想到被医院诊断为“尿毒症”。尽管行医多年,李前锋却面临无钱治病的窘境。在李家千方百计筹钱的同时,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也纷纷涌向这个感动一方的好村医;筹足手术款后,李前锋的妹妹主动捐肾,并配型成功。当年12月,李前锋进行了肾移植手术。

病情好转之后,李前锋得知在他住院的日子里,村民要翻山越岭跑到20多公里外的镇上看病,不少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看病。这位朴实的山里汉子坐不住了,原本被建议休息一年的他仅休息了3个月便“火线回归”,又挑起了那根熟悉的扁担,行走在大浪村的山间小路上。

“在我生病无助的时候,那么多人关心和帮助我,他们给了我新生,这是我作为一个山村医生没有想到的;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会继续在大山中坚守。”李前锋说。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广西柳州实现出入境管理信息化
·广西“对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分析论证”征文获奖揭晓
·广西柳州实现出入境管理信息化
·广西桂林市检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广西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桂林召开
·广西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纳入普法工作计划 增强居民文明出行意识

·广西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纳入普法工作计划 增强居民文明出行意识
·广西玉林检察机关三年救助刑事被害人128人
·广西玉林:“村务商议团”创基层自管新模式
·广西全州:优秀检察建议构筑校园安全屏障
·广西检察院召开学习贯彻修改后民诉法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