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福建

司法“走转改” 为民“零距离” ——福建法院深入开展司法“走转改”活动纪事

2012-12-21 08:45:4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近年来,福建法院通过开展司法“走转改”活动,让党员干警深刻剖析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借助鲜活有效的活动载体,让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将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固化为党员干部的常态行为,一切为了群众着想。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实现了感情在走基层中升华,公信在转作风中提升,形象在改不足中树立。

    柘荣县46户贫困户与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8个支部结成了“亲戚”;15年上访积案现场督办一朝解决;涉及672人的群体性劳资纠纷经法官精心调解拿到了9000余万元补偿款……这一连串的故事背后,有着一个共同的背景——福建法院深入开展司法“走转改”活动。

    “全省法院广大干警俯下身子,沉到基层,广接地气,通达民意,将司法的神经末梢延伸到社会的最前沿,进一步提升了队伍素质、审判质量和司法公信力。”在近日召开的会议上,福建高院院长马新岚对司法“走转改”作这样的评价。

    感情在走基层中升华

    近一年中,马新岚先后到全省20多个县市区调研,深入到群众中去。每到一地,她除了走访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了解基层法院情况外,还到派出法庭实地调研,走村入户与群众拉家常,在村民家中就餐,深入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在屏南县甘棠乡前院村走访慰问时,马新岚发现五保户陆乃凤身上长了一个脂肪瘤,当场要求驻村干部送陆乃凤去医院医治。目前陆乃凤已康复出院。“基层是人民司法的广阔天地,人民司法的根在基层、源在群众。只有深入基层,真正走进群众的实际生活,才能了解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抓住群众的关注点,找到司法服务群众的‘金钥匙’!”马新岚语重心长地说。

    在马新岚的示范带动下,福建高院班子成员也都深入基层带案下访,来到第一线,与群众“零距离”,体验普通群众生活、体察困难群众疾苦、体悟上访群众期盼,做到身入、心入、情入,真心为群众服务、为群众解难。截至11月底,全省法院带案下访9546次,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群众等4万余人。福建高院机关认真落实省委“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的部署要求,派出3名干部到屏南县甘棠乡前院村等挂职当村支书;院机关28个支部与柘荣县46户贫困户结对挂钩帮扶,深受当地干部群众好评。各地法院也派出法官深入到基层社区、农村、海岛、学校、军营等,在广接地气中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

    5月17日,莆田中院院长胡志伟带案下访。陈文春申请执行案件由于被执行人下落不明,陷入了僵局。胡志伟亲自协调,多方努力,这起横跨15个年头、省高院督办的执行积案,得到了圆满解决。感情在走基层中得到融洽。现在陈文春和胡志伟成了朋友,陈文春有什么心里话就打电话给胡志伟。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几个月来,八闽大地的村村寨寨经常可以看到法官活跃的身影,他们进乡村、入农户、走企业、访代表,听民声、接地气、化矛盾、解纠纷。

    “带去真情倾听民声,带上真诚化解民忧,司法‘走转改’,为信访群众解开了一个个‘忧心结’,为党群关系挂上一把把‘连心锁’,为社会和谐奏出一首首‘同心曲’!”从地方党委书记转任宁德中院院长的罗雄这样对记者说。

    公信在转作风中提升

    法官的作风是司法公信的生命线。改进作风的重要手段是调查研究。福建高院要求全省法院建立健全执法办案调查研究制度,对于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案件,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记者采访了解到,福建高院和厦门中院的领导与法官们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今年9月成功化解了一起历史上调解层级最多、调解级别最高、调解标的最大的积案,堪称“案结、事了、人和”的经典案例。这起纠纷化解后,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并联手合办了新的项目,从冤家变成了“亲家”。双方当事人由衷感激法院,认为“法官真是比亲人还亲。”

    福建法院通过司法大走访、大接访和带案下访等途径,加强对案件的调查研究,坚持承办法官、中层领导、院领导“三位一体”的接访模式化解难案。承办法官通过日常判前说理、判后答疑,第一线解决纠纷;中层负责人轮值接访当事人,解疑释惑,让当事人吃下“定心丸”;院领导主动约谈当事人,着力化解难案。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司法‘走转改’无疑是进一步改进作风的重要方式,‘三位一体’的接访模式也是化解矛盾的重要举措。”闽侯县法院院长宋建华告诉记者,今年7月他们在化解一起缠诉缠访案件中,就充分利用“三位一体”的接访模式,从承办人到中层领导再到院领导,逐级接访,不厌其烦,先后接访信访人数十余次,电话沟通上百次,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和好如初。宋建华说,“只有面对面、心贴心,办理的案件才能符合民意、顺应民心。”

    法官转作风、转观念就是要敏锐地发现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及时调整思路、办法,依法依情依理予以解决。

    针对走访过程中了解掌握的社情民意,福建法院进一步更新执法理念,转变司法作风。福建高院及时组织开展了涉及中小微企业、民间借贷案件等专题调研,出台了保护知识产权、服务生态省建设等指导意见,发掘培育了服务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金色司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司法”、服务海洋强省战略的“蓝色司法”和弘扬革命传统的“红色司法”等亮点品牌。

    “进一步依法公正行使好司法权,以高质效的执法办案实现公信;进一步加强改进司法为民工作,以高标准的司法服务赢得公信;进一步练本领增才干化解纠纷,以高素质的法院队伍彰显公信。”马新岚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公信力是司法的生命,提升作风形象就必须真抓实干。全省法院积极深化“好作风、好绩效、好形象”和“零差错”活动,加大力度治理“庸懒散腐”,坚决落实“无会周”要求,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执法办案一线与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群众。带案下访、派员驻村、挂钩结对、扶贫帮困……广大群众交口称赞:“当年干部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形象在改不足中树立

    2012年6月1日,福建高院的大法庭里,首个接受“两评查”的庭审正紧张有序进行。合议庭成员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场考试,接受专家和同行们的“评判”、“挑刺”。部分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人民陪审员以及群众代表也在现场观摩。

    7月23日上午,在政和县法院大厅公示栏上,张贴了一份遗漏“原告”称谓的民事裁定书,这份裁判文书成了该院差错文书的“第一晒”,在院内引发了很大反响。

    今年来,福建法院以开展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庭审行为不规范、裁判文书差错和瑕疵等问题,做到边评查、边整改、边提高。截至目前,全省法院共评查案件3225件,评查庭审3437次,评查裁判文书40005份。

    5月15日是明溪县法院的院长接待日。“陈院长,法院的门太难进、款太难退了,才几十元的诉讼费退款,得找这个领导、那个领导签字,很麻烦啊!”当事人老张提出了意见。院长陈颖马上作出了整改承诺。如今小额退费难问题在明溪法院已得到解决,他们采取由业务庭通知小额退费当事人,集中办理退费手续,集中交由领导审批,改变了过去单个案件开具退费支票,当事人凭票向银行支取的做法。

    福州、三明等地法院在司法“走转改”中,全面查摆工作中群众观点、群众感情、群众作风、群众工作能力、落实司法为民措施等方面的不足和薄弱环节。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各地及时推出庭长、副庭长轮流在立案窗口带班,一周轮换一次,立案信访窗口工作人员落实AB岗工作制度等整改措施,变压力为动力,变群众一时受益、一事受益为常态受益、永久受益。福州中院立案庭整改后专门设立的小额速裁法庭,尤其受到当事人的欢迎。

    “走转改”要常态化不能一阵风,要完善机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马新岚在近日召开的有关会议上又作出了新部署: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作出的“八项规定”,见行动、重实效;进一步完善领导下访接访机制,坚持领导带动、全员参与,做到全省法院一盘棋;要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机制,深入分析研究“走转改”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回应群众关切期待……(记者 梅贤明 通讯员 林 栎)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解放军报:以“走转改”精神搞好十八大宣传
·大力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化十八大主题宣传
·司法“走转改” 提升公信力
·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图片展开幕
·刘云山出席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图片展
·山西日报:走转改——采煤工人看变迁

·山西日报:走转改——采煤工人看变迁
·"走转改"着力解决的三个问题:方法·立场·感情
·湖北日报:深化“走转改”的思考
·新华社:在“走转改”中兴起迎接十八大报道热潮
·光明日报:"走转改",以入微之笔记录壮阔中国
·刘云山:大力发扬“走转改”精神 兴起迎接十八大宣传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