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好人贾占全

2012-12-20 13:34:1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一个体重不足百斤、又重度残疾的汉子,本应受到社会的帮助,然而,24年来,他却用学到的法律知识,坚守在内蒙古固阳县这片“厚重”的土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守护弱势权益,捍卫司法正义,2011年,他被授予内蒙古“全区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荣誉称号,2012年,他以高票当选为包头市道德模范,同年4月,他还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中的“敬业奉献”好人。他就是——好人贾占全。

    “占全,先把你的事放一放,坐下来咱们喝两盅。”因一起老人赡养纠纷,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贾占全正在该县的下湿濠镇下湿濠村搞调研,恰逢饭点,赡养纠纷案中的一方、老人的第三个儿子王喜顺(化名)招呼他在家吃饭。

    “什么我的事,是你的事,为了老人的赡养问题,你们哥几个推来撵去,至于吗,这酒我不喝!”说话间,贾占全的半个屁股却挪到的炕边。“行、行、行,是我们不对,但也不能饿着肚子干工作吧,喝上一盅吧,暖暖身子。”听着王喜顺的答语,贾占全顺势在炕上做实了。杯空酒酣处,他知道这起纠纷调解成功的可能性八九不离十了。

    贾占全记不清这是他承办过的多少起案件,但他清楚地知道这确实是“温情工作法”起了作用:喝酒、吃饭、聊家常。这种别人复制不了的工作方法往往能收到奇效。

    温情工作暖人心

    24年间,经办了多少案子贾占全没算过,下乡跑了多少路他也没算过,不过,他用废了一辆自行车、一辆电动摩托车,现在的工作用车,刚到手没几个月,就跑了3万公里。24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固阳县6个镇的所有行政村、绝大部分自然村,在固阳,下起18岁的青年,上至80岁的耄耋老人,不知道贾占全的很少。“这是时间积累的结果,你在这儿工作这么长时间,可能比我还有名。”贾占全说。

    群众对他的认可来得也并不容易,另一件老人赡养纠纷案让老贾记忆深刻。一个村的兄弟姐妹几个因老人的赡养问题扯皮,兄弟姐妹中的其他人工作被一一做通,只剩下一个人,任凭贾占全怎么劝说都无动于衷。说到最后,此人火了:你自己都需要别人照顾,还管别人的事,赶紧走人,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要是不走,别怪我不客气了。一直随行的村干部不干了,打电话把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请来、把几个年轻的后生叫来,想狠狠地教训一下此人。贾占全及时制止:他不懂理,但咱们不能犯法,如果此刻他不愿意赡养老人,法律会给他一个交待!

    后来,此人找到了贾占全,认错的同时还积极表示自己将会尽好赡养的义务。

    此事,让贾占全在该村有了口碑。于是,老贾的工作车只要在村口露面,肯定会有热心的村民上前嘘寒问暖。

    “我经常在想,厚道的老百姓究竟认可我什么?”经常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他,深知当地人的心理:能不打官司的,最好不打,息诉调解;给你半碗水喝,是对你工作的认可;给你一杯酒,表明他在心里已经接纳了你。因此,吃“百家饭”成了老贾的额外工作目标。

    一心回报

    1968年,贾占全出生在固阳县下湿壕镇的一户贫困人家,小时候得了骨质疏松导致骨骼变形、肌肉萎缩,在吃饭都成问题的那个年代,虽然有乡亲们的帮助,贾占全的父母却无力承担他去医院检查、治疗的费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致残。为了不成为家庭的负担,贾占全努力学习,1985年他考上了包头市农牧学校,三年后,他被分配到了当时的下湿壕乡政府,20岁,他实现了自食其力。

    一年后,贾占全凭着一股钻进考上了乡司法助理的岗位,从司法助理到司法所长,在基层他一干就是18年。

    下湿壕地处山区,是固阳县最贫困的乡镇之一,邻里之间的纠纷多,事虽小,但关系到每家的切身利益。贾占全发现仅有工作热情还不够,于是,他边工作,边自学法律、心理、社会学,经过两年的努力,拿到了自考法律专业大专毕业证。接着,又顺利拿到了内蒙古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2008年,贾占全克服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困难,以366分的成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那一年,他40岁。

    2009年,他注册成为固阳本土法律援助律师,成为固阳县第一位、也是当时唯一一位法律援助律师。

    贾占全更忙了,他的法律援助案件范围虽然在固阳,但咨询案件的人却遍布包头的10个旗、县、区,一年中无论寒暑与冬夏,休息日在他的脑子里只是一个概念,只要有电话打来,他总能不厌其烦地接:“我知道是休息日,人家也知道是休息日,不是急事,他们肯定不会打电话给我。”面对偶尔发脾气的爱人,贾占全这样解释。作为领导,固阳县司法局局长武振国常劝老贾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别太拼命了。老贾却说:年少时,乡亲们的帮衬,才有了我贾占全的成长与今天,我没有别的本事,只能以工作回报。

    两袖清风

    在贾占全的办公室,挂着一面印有“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锦旗,这面锦旗的背后,有个老贾帮农民工讨薪的故事。

    “如果不是你为我们讨回了工资,我们会一直上访,真不知道该咋感谢你。”这是43位湖北籍农民工拿到工资后的肺腑之言。2009年3月至6月,湖北籍43名农民工来到固阳县科教路某建筑工地打工,工程结束了却一直拿不上工钱,焦急的农民工无奈之下开始上访。贾占全知情后,冒雨到农民工的临时住地详细了解情况,四处帮助收集证据,在不足1个月时间里为43位农民工讨回12万余元工资。

    农民工兄弟商量每个人凑份子给贾占全送去表示谢意,被婉拒,老贾还搭上了自己的一盒烟,“作为一名司法干警,收别人一分钱,我自己就不值一文钱。”这是贾占全的牢记心头的一根“红线”。

    2006年以来,贾占全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30多件,解答法律咨询1万2千多人次,代写法律文书近400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400多万元,其中, 为农民工讨要工资170多万元。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以他的持之以恒、敬业奉献感动了你、我、他,带动了身边人。”包头市司法局局长段志雄说。

    如今的他,充满自信地迈出自己的每一步,书写着自己充实的人生!

    短评:用热心化解邻里纠纷,用真心呵护社会和谐,用耐心解答每一个法律咨询,用无私帮助需要法律援助的人,24年来,贾占全拖着一个重度残疾的躯体,在法律的严谨与乡情的宽容之间找到结合点,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迹。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却有着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感人小事迹。如今,小事仍在继续,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水滴,记载着贾占全的工作轨迹,也照亮了一个又一个法律援助人的前进方向。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公安英模代表王延声、阮林根、边晓燕接受在线访谈
·公安监管系统慰问英模民警
·公安英模:看到群众的笑脸最幸福
·第七期公安英模培训班学员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浙江公安英模大会嘉兴4个集体和12名个人受到表彰
·重庆击毙周克华民警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公安二级英模”称号

·重庆击毙周克华民警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公安二级英模”称号
·10名"最美警察"代表被授予公安二级英模荣誉称号
·新疆公安英模事迹报告会在新疆人民会堂举行
·青海检察机关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英模事迹报告会举行
·广东省政法委书记朱明国: 以英模为榜样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新疆举行“金盾铸忠诚”公安英模事迹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