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阴霾的天空终于放晴,今天一大早,平湖市独山港镇横塘港村村民顾杏英,忙着把谷子摊开在家门口的空地上晒晒,远远地看到一个人大步走来,一旁的老黄狗朝这熟悉的身影,尾巴摇得起劲。
“连下了3天雨,心里不放心,来看看。”来者叫曹学彪,是平湖市公路管理段党支部书记,最近一直在村里蹲点。此时他穿一身黑色棉衣,脚踩一双旅游鞋,自顾迈进门,拎着一条板凳出来,跟顾杏英坐着聊起天。
顾杏英招呼着曹学彪:“要不是你帮我们安装地下管道,我们这会儿哪有在家门口晒太阳的福气。”离顾杏英家不远处原来有一条沟,每逢下雨天,沟水就会把道路漫成一条小溪,附近的30多户村民都要趟水进出。更令人难受的是,这里还有一个猪圈,每当水满上来,猪粪和饲料就被冲得到处都是。曹学彪来这里蹲点后帮助解决了难题。
今年4月,曹学彪按照平湖市“百名干部下村挂职”活动的统一安排,到横塘港村挂职当“第一书记”,他拿上本子背个包,田间地头、挨家挨户走访。
他看到村里除了两条主干道是水泥路,其他全是石子路,老百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3年内,水泥路一定要通到村民家门口。”曹学彪给自己定下蹲点目标,也招来不少质疑声:年年说修路,都修了这么多年了,路还不是原先的样子。
曹学彪没有多说,埋头苦干。村民们看到他每天穿着球鞋,白天奔波在修路的施工现场,晚上到村民家里听取意见,做思想工作。如今,全村总计23.5公里的道路,有一半已成了水泥路。
正和顾杏英说着话,曹学彪的手机响了。“曹书记,厂里的办公楼快装修好了,有个事想跟你商量一下。”来电的是村里一家五金紧固件厂的老总翁跃根。几个月前,当曹学彪第一次登门拜访,问厂里有什么需要帮忙时,翁跃根还一个劲地摆手,以为他只是走过场。
一次,翁跃根无意中提起想扩大生产规模,但苦于没有新厂房。曹学彪一直把这事记在心里。在走访中他发现离厂不远的老村部用房一直闲置,就在村民大会上提出把它利用起来,租给翁跃根,也能为村里增加收入。从此,厂里发展遇到困难,翁跃根都主动打电话来,两人俨然成了无话不谈的老友。如今,这幢楼房经过装修已焕然一新,翁跃根想在新楼房注册个分公司,这不又把曹书记请过来帮着出点子。
不仅是曹学彪,平湖市100多名蹲点干部正同样奔走在田间地头、企业车间、街头巷尾,了解民情,化解民忧。
冬日的寒潮中,他们步履匆匆,百姓心里却暖意融融。(记者 阮蓓茜 通讯员 莫云 周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