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法学前沿

八二宪法:让人们对宪法和法律抱有信仰

2012-12-20 11:35:1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治周末 

    八二宪法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初始,其对民主宪政的制度设计为中国赢得了30年的改革建设稳定时期,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部宪法顺应了人民群众的要求,也凝聚了一代宪法学人对民主法治的不懈追求。

    特约撰稿 李祥

    八二宪法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初始,其对民主宪政的制度设计为中国赢得了30年的改革建设稳定时期,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部宪法顺应了人民群众的要求,也凝聚了一代宪法学人对民主法治的不懈追求。

    1982年,八二宪法诞生的时候,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焦洪昌即将毕业任教。在八二宪法而立之时,他也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近30年,他已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他这一代法学人和八二宪法共同成长,同时也积极思考、促进着中国社会的法治。在接受法治周末专访时,焦洪昌教授说:“要让人们对宪法和法律抱有信仰”。

    他们的宪政精神体现为对中国宪政民主的追求紧迫感、责任感

    《法治周末》: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实施,您当时还在大学读书,当时您有没有关注新宪法实施?

    焦洪昌:1982年我在念书的时候对政治体制改革和宪法的制定还是十分关注的。针对八二宪法的公布实施,中国政法大学专门举办了宪法讲座。我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廉希圣老师在原政法礼堂做的关于宪法修改报告。

    报告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八二宪法在起草过程中争论最大的几个问题。一是废除国家领导人任职终身制。当时提到五类最高国家机构领导人任职不超过5年,连续任职不超过两届。这一举措是1980年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的一个集中体现。

    二是恢复国家主席制度的设置。五四宪法中设立国家主席,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废除了国家主席设置,国家主席的权力一部分分给了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一部分分给了党中央主席。虽然八二宪法赋予国家主席的权力比五四宪法中的规定少了许多,但是八二宪法恢复了国家主席的设置,从国家形式完整的角度上讲,对我国国家机构设置有非常大的影响。

    三是宪法怎样保护公民权利,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的问题。廉老师认为宪法51条规定了公民行使权利的原则,当时第51条一般被理解为对公民行使权利的限制。

    四是应该怎样保证监督宪法的实施。八二宪法起草的过程中提出要设立宪法委员会,宪法修改第九稿中有宪法委员会的设置。但最后走向人大和其常委会实施宪法并进行宪法监督的模式。

    《法治周末》:您对1980年代前后社会法治环境感受颇深的事情有哪些?

    焦洪昌:给我的一个最大的感触是当时盛行国家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观念,个人的自由、利益要服从于国家的公共利益。

    《法治周末》:八二宪法制定时,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个国家的宪法制定处于什么水平?

    焦洪昌:1982年,我们对外国宪法了解还是比较充分的,信息并不闭塞。孙京珠老师出了一本小册子叫《世界宪法》,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宪法做了汇总和分类。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已经进入成熟时期,英国实行君主立宪,法国已经从内阁制走向半总统制,日本宪法在二战后逐渐走向和平主义宪法,解决了天皇制如何适应日本对民主宪政的追求的问题。

    《法治周末》:您觉得八二宪法中凝聚了如许崇德、郭道晖、李步云等这一代法学家怎样的法治精神和梦想?

    焦洪昌:这三位老一辈宪法学家对我国宪政发展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许崇德参加了五四宪法和八二宪法的起草工作,是在秘书处工作,对八二宪法包括之后的几次修改,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贡献主要体现于他对国家权力如何配置的研究,并影响宪法关于国家机构的起草。许老有很多著述谈到中国的民主政治以及如何追求宪政,启发着后人对民主宪政的追求。

    郭道晖的宪政人权思想很超前。一方面他的宪政人权思想很正统,另一方面他的思想很先进,他总能在传统和先进的思想之间把握一个度,既不激进又不守旧,批判与保守并存。

    李步云提出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法治写入宪法,他提出人权的概念,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许崇德、郭道晖、李步云都是老一辈的共产党员,他们的宪政精神体现为对中国宪政民主的追求紧迫感、责任感。许老在80岁高龄的时候学会使用电脑,并一点点地敲出百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把他亲身经历的整个中国宪法修改的历史以及第一手的记载资料编著成书。这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成为后人研究我国立宪史的必读书目。1982年宪法修改时,郭老在中办负责审查宪法起草稿(宪法起草后需要接受中央的审查),他经常提出建设性意见,并被接受,把中国宪政最先进的思想最大化地为立法所接受。郭老是一个坚定的改革支持者。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八二宪法三十周年
·浙江省纪念“八二”宪法实施30周年
·八二宪法:条文背后饱含教训
·八二宪法30岁
·八二宪法30年大事记
·八二宪法:法治建设新起点

·八二宪法:法治建设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