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由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已逐渐成为政府“放权”、民间“接力”的改革举措,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得到实践。在深圳,这项改革的发展尤为迅速。
在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花果山社区,原负责行政性工作的社区工作站已悄悄“消失”,原有的各项工作被打包成15个服务项目,全部由社会组织承接。
① 民间能接的接过去
“花同样的钱,做同样的事,效果更好”
“以前的服务中心,是街道科室在编的业务员轮流来坐班,每人都只管自己科室的业务,大厅经常‘冷热不均’,忙的忙死,闲的闲死。”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党工委书记黄立新说。
近日,记者来到花果山社区服务中心时看见,标有“综合窗口”的办事窗口井然有序,两位工作人员正娴熟地为居民办理业务。
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来自于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作为一家民办专业社工服务机构,阳光家庭承接了招商街道15个专项服务项目,协助街道进行社区管理与服务。“社区窗口服务”是项目之一,“一窗式”的服务也被居民赞为“比银行的服务都好”。
“通过把窗口办事项目梳理、整合,打包交给社会组织来做,我们对派来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每个窗口不再‘各自为政’,窗口工作人员也成为熟悉各项业务的‘多面手’,实现办事窗口的‘一窗式’,行政成本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有效提高。”黄立新表示。
社会组织则因其公益性、服务性的属性,成为了承接政府职能的最佳选择。
前来办事的谢女士说,以往到社区或者街道办事,请假不说,还需要排很久的队,特别是给孩子办理入学等的办事高峰期,而且只能在一个窗口办一件事。有了“综合服务窗口”之后,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办事窗口交给社会组织做,本质是政府机构‘放权’,通过工作流程标准化,将社会能够承接的事剥离,让社会接过去。”黄立新说。在成本方面,社区党委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经费保持不变,原拨出的常规工作经费通过项目购买的方式,同口径支付给阳光家庭,“花同样的钱,让社会服务机构来做同样的事,但是效果更好。”
② 软服务替换硬管理
一些涉及管理的项目也可让社会组织承接
花果山社区是一个具有30多年历史的“老社区”,社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老人社区”。
为此,阳光家庭将老人服务作为重点,为老年人建立档案、开展老年人探访、老年人家庭日间照料、社区助老志愿服务、老年人自治组织发展等活动,让老年人在社区得到关爱。
“以前,社区服务往往实行的是硬性的管理。”深圳市民政局局长杜鹏表示,“社区服务中心是理念的转变,从管理到服务,从政府‘强制性’服务,到了解居民切实需要,提供真正为民所需的服务,‘百姓点菜、政府买单’,是社区管理的全新尝试。”
除服务外,部分涉及社会管理的项目也开始由社会组织承接,比如辅助安全生产监督、城市管理、计生等工作,这些工作是否适合社会组织来做?
“我们将社区工作站的工作梳理成公共文化、社区家园网维护、辅助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等15个专项服务合同。”黄立新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认为社会组织是可以承接这些项目的。关键在于工作的定位和方式。”
社工安宁表示,社工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性质在于辅助、协同政府进行工作,以服务的态度和方式实现管理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安全生产监督项目时,社工不再是检查门店,而是服务门店,并做出安全生产的‘温馨提示’,充分发挥社工的优势,变管理为服务,拉近政府与居民的距离。而管理及整改的工作,则由安监部门等执法部门来负责。”安宁说。
“以不同方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摒弃了传统的养机构、养人员的做法,通过竞争机制,发挥专业人才和专业方法作用。”深圳市民政局社工处副处长向木杨说,“这样一来,既最大限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又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和管理的专业性,推动政府角色的转变和社会活力的回归。”
③ 用严监管保障服务
“我们要努力‘讨各方欢喜’,才能生存”
如今,深圳的公共服务购买已经从最开始的园林绿化、环保扩展到后勤社会化及水电气等社会公用服务领域,还在进一步扩大。
服务领域扩大的同时,对社会组织的监管与对服务过程的评估也愈发重要,对社会组织有序承接政府职能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通过启动社会组织综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的主要依据,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
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总干事孙亚华介绍,机构在社区开展工作,需有完整的设计、评价等流程,要根据居民的需求开展活动,并进行满意度调查。机构的整体工作则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多主体评估,居民、居委会的意见,都会直接体现在机构的得分上,也关系到机构能否在下一服务周期继续承接项目。此外,每个服务周期内,社区还开展1至2次社区服务听证会,听取各方对机构工作的评价和意见。
“我们按照政府采购公开招标信息进行投标,经过专家评审、打分等环节后,作为排名第一的机构签订了协议,合同期一年。”孙亚华介绍,政府部门则根据服务情况分期拨款,签订协议后付项目合同款的50%;项目进行半年后,通过中期评估,付合同款30%至40%;项目合同期满后,进行评估 并付尾款。
“我们要努力‘讨各方欢喜’,才能生存。”孙亚华说,社会组织的压力确实不小,这也迫使其努力保证服务的质量。
“政府购买服务并不意味着责任的转嫁。这就需要政府在购买服务上出台更多、更好的配套政策,包括监督机制、评价体系、透明度等,做好更多体制的创新。”黄立新表示。(吕绍刚 史维)
·中国约13万个社会组织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
·中央财政规范社会组织 参与社会服务项目
·辽宁首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揭秘
·民政部: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6.2万个
·广州共青团发挥服务功能:搭建枢纽平台 成长社会组织
·广州共青团:搭建枢纽平台 成长社会组织
·广州共青团:搭建枢纽平台 成长社会组织
·安徽铜陵率先试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
·逾300社会组织在穗交流 爱心达人携500项目参展
·绵阳41家青年社会组织入驻孵化中心
·新疆兵团6个社会组织项目获中央财政185万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