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义乌:多名商户未重视预警被骗警方全力追查

2012-12-19 19:46:4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近日,浙江省义乌市篁园服装市场20多名商户忧心忡忡——虽然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早有预警,但他们还是和约旦团队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约旦团队”)达成了交易,结果价值600多万元的服装被骗走。

    黄先生在义乌市篁园服装市场做生意。10月16日,一名女翻译陪着一名老外走进他的商位。女翻译自称“陈慧”,老外来自约旦,名叫泽丹,是“约旦团队”的老板。泽丹和“陈慧”当场就下了10多万元的订单,并支付给黄先生6000元定金。

    随后1个月内,泽丹和“陈慧”先后两次订货,货物价值分别为11万元和10万多元。“他们前后拿了价值33.26万元的服装,我都按时送到‘约旦团队’位于稠城街道荷叶塘的一间仓库。”黄先生说。

    11月30日,是“约旦团队”向黄先生支付第一笔货款的时间,可黄先生被告之还要等几天才能支付货款。

    12月8日,黄先生赶到“约旦团队”催讨货款,才得知泽丹和“陈慧”失踪了。此时,这家外贸公司里已聚集着20多名商户。黄先生赶紧跟其他商户一起到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报案。

    9月中旬,有商户在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对“约旦团队”发出质疑。随后,辖区派出所民警前往调查。调查显示,这是一家9月初新开的外贸公司,不到1个月已在市场下单超过100万元,但“外籍老板生病不在义乌”。经侦大队民警先后两次上门调查,依然没有见到外籍老板。“这家外贸公司刚开不久,老板就不在中国,有很大的骗货嫌疑。”10月初,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发出预警,提醒商户跟“约旦团队”交易时要谨慎。

    民警调查得知,“约旦团队”向商户们“订购”的服装价值高达600多万元,分装成11个货柜运往埃及。“按照海上运输的时间计算,应该还有5个价值300多万元的货柜没有到达目的港。”目前,义乌警方已对“约旦团队”立案调查,并争取追回那5个在海上的货柜。(记者陈正明 通讯员李杨)

    ■警方提示

    年底谨防外贸合同诈骗

    每年的岁末年初是合同诈骗案的高发时段,据统计,从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共接到21起外贸公司骗货逃逸的报警,超过去年全年该类案件接警数的四分之一。“骗货公司会以圣诞节、元旦、春节放假为由拖延支付货款,获得充足的逃跑时间。”经侦大队民警说。民警提醒:近期,即将收取货款的商户要密切关注外贸公司的动向;在跟外贸公司交易前,要登录义乌经济案件预警平台查询对方的信誉情况,交易时要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以降低交易风险。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