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河南

河南洛阳涧西法院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纪实

2012-12-19 11:47: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审判质效在变革中提升

    ——洛阳涧西法院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纪实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法院,2011年在全省163家基层法院案件质效考评中位居倒数第八,今年则一跃名列正数第十;连续多年信访大户,今年新发信访案件为零;连续多年案件居高不下,今年首次出现下降……

    这一切,都缘于该院今年初强力推行的“大诉调对接工作机制”。

    该机制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全院101名干警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走进辖区54个社区,指导衔接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构,把众多社会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二是设立主调法官和主审法官分离制度,将化解纠纷与法律规则两种功能分别由不同的法官行使,建立两者之间平衡、顺畅、协调、合作的关系;三是成立诉调对接中心,把社区法官没有或不能化解的纠纷,通过预立案、繁简分流、专业调解、速裁等方式进行流转,使其成为最大的纠纷解决平台、集散地和调度站。

    “大诉调对接工作机制”运作时,首先是借用外力,激活社会调解细胞。涧西全区11个街道办事处全部设立调解委员会、54个社区全部设立矛盾调解室、每栋楼都有一名民调信息员,区共计拥有2500余名民调信息员。法官主动走进社区,通过“诉调对接”,变30多人办案为全院百人办案,再变为全区上千人参与化解纠纷。

    该院推行主审法官、主调法官工作制度。对法官实行分类管理,将调解经验丰富的一些老法官调整到民一庭、民二庭,充实调解力量,专门从事物业纠纷、劳动争议、医患纠纷、房屋征迁等专业性比较强的纠纷调解工作和简易程序的速裁工作。将诉前调解没有成功的简易民事纠纷纳入速裁庭的受理范围,发挥其“简、短、快”优势,快速化解矛盾。遴选优秀年轻法官到民三庭、民四庭,专门从事普通程序的审理、判决工作。同时,让那些退休后身体条件良好的法官走向诉调对接中心,调解所在社区的矛盾纠纷,实现法院内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涧西法院将诉调对接中心作为诉调对接机制的中枢,社区法官成为诉调对接工作的一个连接点。全院法官分包辖区54个社区,通过开展法官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乡村“五进”活动,努力践行社会各界联络员、法律知识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涉诉信访稳控员、执行工作信息员等“五员”功能;落实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网格管理”、巡回审判的“五对接”,全面实现从纠纷起点到终点的全程对接,逐步形成资源共享、力量共用、良性互动的“大调解”工作网络体系。

    通过近十个月的努力,涧西法院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取得明显效果。案件质效明显提升,案件发还改判率大幅下降。2012年以来,涧西法院共审执各类案件1826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服判息诉率达到71.6%,结案均衡度达到63.53%,判决案件发还率4.16%,简易程序使用率49.57%,当庭裁判率22.85%,调解率36.08%,撤诉率30.13%。涧西法院通过诉调对接平台提高了非诉调解组织的工作能力,群众满意度也明显提升。2012年以来,该院共收到来自群众、企业、学校等社会各界的感谢信、锦旗90余件次。民商事案件收案数近五年来首次下降。2012年以来,涧西法院民商事案件收案数为1938件,同比下降24%。2012年以来,该院无新发信访案件。民商事案件当庭裁判及自动履行率得到大大提升,分别达到了25%和60%,有力地缓解了执行难的压力。

    涧西法院的改革实践,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基层经验。法院案件质效在全市法院名列第一,与去年同期相比,在全省基层法院质效考核中上升了146个位次。(高 晋)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