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信息网络

公安机关公布3起用互联网非法获取贩卖个人信息案

2012-12-19 11:41:4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公安机关公布三起利用互联网非法获取、贩卖个人信息案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迅猛发展,互联网领域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公安机关日前公布了三起典型案例,犯罪嫌疑人涉嫌利用互联网非法获取、贩卖个人信息,对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

    江苏南京许某等人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案

    2012年5月16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网安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一网民在网上发布信息,打算雇佣“马仔”并办理假身份证,到邮局等地点取挂号信、快递。嫌疑人涉及湖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地。2012年5月17日,南京市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许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经查,许某等人通过办理假身份证冒领受害人申办的信用卡挂号信,并在网上购买受害人的个人征信记录等资料,激活信用卡,刷卡套现牟利,对信用卡管理秩序、公民财产权利造成了巨大损害。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上海孙某某等人网上非法买卖个人信息案

    2012年3月15日,上海公安机关在办理一起信用卡诈骗案时发现,犯罪嫌疑人用于作案的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均购于互联网,由此发现一个非法出售个人信息的犯罪群体。办案民警深挖案件线索,追踪定位,查明有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机动车主信息、学生学籍信息及大量企业信息等被非法销售,通过网络以每份信息60-200元不等的价格购买,再以150-300元的价格将获取的信息贩卖给下家,从中获取非法利益。3月至8月期间,公安机关先后抓获涉案嫌疑人孙某某、段某某等31人,并成功抓获负责某卫生局信息数据系统运行维护的嫌疑人张某某。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中国电视购物联盟网”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案

    近期,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称,中国电视购物联盟网(网址为www.400810086.com)对外发布“出售400电视购物客户数据”等非法信息,并通过网上聊天、支付宝交易等方式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经查,2012年5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叶某利用在一软件公司工作的职务便利,私自下载400客服电话通话清单客户信息,并委托曹某某通过互联网贩卖给杨某某、沙某某、曾某某等人牟利,涉及泄漏大量公民个人隐私,对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侵害,涉案金额近百万元。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谁来撑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大伞?
·网络是个人信息泄露重灾区 依法监管互联网是各国惯例
·新华网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必须尽快立法
·个人信息泄露 网络是重灾区
·谁来撑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大伞?
·标注艾滋病患等个人信息引发争议

·标注艾滋病患等个人信息引发争议
·网购火 贩卖个人信息猖獗
·网络时代关注个人信息安全——小心你手机里的“贼”
·警方提醒:个人信息应注意保密
·[视频]关注个人信息安全:谁动了我银行卡上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