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心被他聚在一起”——杨兆顺长假连加班5天接待居民
杨兆顺在调解居民纠纷。资料照片
黄金周长假八天,杨兆顺加班足足5天。接待了多少居民?老杨说:“几十个,还是上百个?已经记不清了,如果能再多接待几人就好了。”
杨兆顺所在的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社区,弱势群体、两劳释放人员、吸毒人员都很多。为了解决居民遇到的种种困难,老杨这位“小巷总理”整天到处奔波,几乎没有可能在办公室里坐定。
“放假时间找杨书记,他一定在办公室。”于是,许多熟悉老杨、平时在办公室又难见他人的居民,都选在黄金周期间前来造访。
10月1日一早,家住银杏路的老吴“无事不登三宝殿”,向老杨吐露,患重病的妻子今年病情加重,医药费花了不少,他想给孩子烧一桌好菜、带全家人到郊外走一走,希望得到一些补贴。杨兆顺笑眯眯地打开抽屉,拿出100元放进信封,郑重其事交给老吴。“兄弟,政策补助你都拿到了,这是居民的爱心基金。”老杨一番话说得感人:“每个给我们爱心基金捐款的居民,都在这本本子上留名,不管5元、10元,都是一份心意,里面也有你的签名。”
对这样“伸手要钱”的居民,老杨很理解他们:“谁愿意拉下这脸皮?是因为生活有困难啊。”哪怕五十、一百、两百,老杨都会让他们得到些帮助。“再困难的人,也有能力帮助别人,因此也理应得到帮助。”
可是还有一些特殊的人,老杨知道,坐在办公室等不行,必须主动出击——比如独自抚养两个女儿的困难居民老孙。节日里,他敲响了白丽路701弄老孙的家门,主动给他送上一个装着200元钱的信封。老孙再三推辞,最终含泪收下了。杨兆顺了解这位结对多年的 “老实人”,妻子生下两个女儿就撒手人寰。他以前干过许多工作,后来因为身体不好,就靠低保生活,在家照顾女儿。每次得到额外补助,他都觉得难为情,老杨总是拍拍他的肩宽慰道:“不要紧,等你身体好了,我给你介绍工作,马上上岗。”
就这样,杨兆顺一连加班5天,和他搭班的社区党工委副书记王立国不忍心,硬是“撵”他回家休息,自己在办公室加班接待居民。社区干部们说起杨兆顺都充满感情:“他以前就是‘两湾一宅’一分子,是基层长大的孩子。在这里扎根10多年,大家的心都被他凝聚在一起。”(记者 栾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