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公正是法治的要义,是司法的生命,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美丽中国最美的花蕊。当事人到人民法院打官司,盼的是公平,要的是公正。
人民法院肩负着公正司法的神圣使命,必须从机制、制度和法官素质上大做文章,确保每个案件的公平公正处理。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司法公开是公平正义的有力保障。必须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切实推进司法公开,让司法公正以看得见的方式昭然于天下。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司法公开的引擎,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力求将每个案件的审判、执行过程全程透明,力所能及地实现庭审过程的网络直播,司法裁判的网上公开,促进司法公平公正。
法官素质是司法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司法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审判质量的高低。法官应当精通法律,法官应当博学多才,法官应当是社会的精英。司法判断理应高于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普通自然人的判断。只有这样,司法公正才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学习是提高司法能力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强化学术研讨,大力开展岗位练兵,鼓励法官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知识和阅历,要组织法官充分了解社情民意,不断提高整体司法能力,提升司法公信。
加强审判监督管理,防止法官轻视程序、随意懈怠,是确保判断精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种案件大量涌入法院,法官办案任务越来越繁重,难免出现轻率、随意、懈怠情绪。要通过加强人民法院内部精细化的审判管理和监督,对办案过程进行时时提醒,对办案质量总体运行趋势进行及时分析,提出有效对策,对当事人和社会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及时查处,从而有效避免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确保司法在公平正义的轨道上运行。
培植浓厚的法院文化,能够对法官和社会发挥双重的潜移默化作用。先进文化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强大的魅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规范行为、凝聚人心、激励斗志。要通过大力开展法院文化建设,让办案法官自觉地维护司法公正,让社会公众从心底信奉法律,让极少数诋毁司法公正的言论不攻自破。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法治的重要性作了前所未有的强调,对司法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有责任、有能力、有信心让每个案件的当事人都充分享受公平正义的阳光。
(四川省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张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