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中国青年自组织构建起新的社会网络

2012-12-18 15:29:53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新华社 

    刚刚参加完关爱野生东北虎行动,重庆理工大学学生陈曦就与学校的绿色天使环保协会会员分享她在东北的所见所闻。在校园之外,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突破区域局限,通过自组织构建起了新的社会网络。

    与陈曦一样,黑龙江省大庆市电影爱好者陈利更愿意花时间与有同样爱好的人在一起。“我们在网络上互相认识,经常在QQ群中讨论拍摄想法,我们跟拍了一个人在大庆的打工生活,制作成微电影《大学梦》,已经传到网络上,吸引了不少点击”。

    青年人基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自发成立以追求新型交友聚会、探寻时尚生活方式、践行社会公益责任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会组织,被称为青年自组织。他们大多依托网络,突破了传统青年社团区域狭窄、规模较小、活动单一的局限。

    与校园社团不同的是,他们的成员大多来自不同的行业、居住在城市不同的社区。近年来这些自组织不断增多并飞速发展。不少自组织形成了固定的活动模式,有一定的组织成员,建立了相应的组织运转机制,在青年中的影响力迅速增强。

    “以前搞一些植树之类的活动,组织人员比较费事,2010年团市委与车友会等青年自组织联合发起义务植树活动,我们负责协调树苗、工具等,自组织负责召集人员。自组织仅在网上发帖子通知,植树当天就来了800多台车、2000多人。”石全说,虽然青年自组织属于自发性、独立性组织,但其凝聚力、影响力不可小视。

    青年人通过多种自组织开展活动、社交,并逐步构建起新的社会网络。

    “书生”是黑龙江省一个户外联盟的成员,联盟里的人工作背景多样、来自城市的各个社区。除了周末的户外活动,他们平时还经常在QQ群里组织打球、吃饭、游泳等活动,工作和生活本没有太多交集的一群人在联盟组织的活动中逐渐熟络。“我们已经形成自己的一个小圈子,好多业余时间都在一起玩”。

    因为共同的爱好、自主选择性强,自组织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并以此为平台参与公益及其他社会事务。大庆爱卡车友会成员张丹说,自己业余时间较多,需要“找到组织”“交到朋友”,一起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植树、帮扶困难家庭、制作城市出行地图,车友会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在张丹看来这些比吃饭喝酒更有意义。

    据共青团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栾志坚介绍,青年自组织近5年来蓬勃发展,保守估计黑龙江省自组织数量至少有20万个,主要分布在文学艺术、休闲娱乐、科技创新等领域,成员年龄集中在17岁至35岁之间,文化程度以大学、高中为主,学生占较大比例。

    记者了解到,由于青年自组织成立不需要经过相关审批和登记程序,大多独立存在,因而对其管理是一个新的社会课题。

    此外,形态松散、随意性强、难以维持长久是不少自组织面临的问题,也不排除有的以低俗、不正当目的成立。

    一些地方已尝试与自组织加强联络和引导,主动关注青年自组织的发展,尝试与青年自组织沟通和建立长期联系。据介绍,共青团大庆市委已通过各种方式与500多个自组织建立联系,为活动开展提供便利。(记者辛林霞)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