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加强和规范派驻检察室建设提出了要求:“新设检察室,要考虑工作需要和实际可能,解决好办公场所、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办公经费等保障条件,做到成熟一个、设置一个、规范一个。”如何保证派驻检察室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层检察院面临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派驻检察室建设要在机构运转规范化、服务民生常态化上下功夫。
一、机构运转规范化。一是完善制度规范。按照上级检察机关“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制定派驻检察室工作规范、各工作室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图,对派驻检察室与院职能部门的工作分工和协调配合作出详细规定,确保各项执法活动、每个执法环节都有章可循。二是创新流程规范。研制开发派驻检察室管理系统软件,把工作制度、队伍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纳入微机管理,实现数据汇集、统计分析和流转功能,确保全方位网上管理,保证规范有序运作。安装视频会议系统、网络视频接访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设立检察长视频接访窗口,与驻地综治中心、法庭、派出所、司法所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三是打造工作品牌。创造“法律监督”品牌,将办公场所选在派出所、法庭附近,便于对派出所执法活动和审判活动开展及时监督;创造“社会管理创新”品牌,将办公场所选址在企业、学校附近,助力“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服务民生常态化。充分发挥贴近基层、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前沿”优势,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完善服务措施,持续深入地开展“五进两服务”活动,构建服务民生、服务经济常态化工作机制。一是畅通服务民生渠道,扎实落实便民利民措施。深入开展以“帮千企进千村联万户”、“访百姓、听民生、送温暖”、“两个联系”、“问计、问需、问效”为主题的服务民生活动,主动听民声、访民苦、解民忧;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依托民生检察服务大厅,开通民生检察服务热线、视频远程接访,坚持有诉必接,不分分内分外,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属于检察室管辖的,责任到人,限时办理,力求案结事了;不属检察室管辖的,积极协调派出所、法庭、民政等部门解决,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二是建立防范化解矛盾联动机制,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一方面,加强对矛盾纠纷的分析研判,深入了解党委、政府每个时期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深入乡村,每家每户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掌握民情,及时反馈给辖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另一方面,强化矛盾纠纷的联动处置,借助辖区综治维稳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平台,深入开展辖区内轻微刑事犯罪检调对接和特邀律师介入涉检信访疑难案件办理工作,合力解决涉法涉诉和民生领域的诉求,构建机制衔接、协调运作、内外联动的社会矛盾化解体系。三是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强化综合治理工作。联合反贪、预防、民行、控申等部门组成“检察官法律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企业车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深入开展“送法进校园”、“青少年维权岗”活动,提高青少年学法守法能力,助推辖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四是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全力服务经济平稳发展。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大局,配合侦监、民行部门加强对刑事立案、侦查和民事审判、调解、执行活动的监督,健全完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加大对工商、国土等基层行政执法单位的监督力度,促进依法行政。联合预防部门在辖区内开展经常性的村镇重大工程项目预防、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努力预防减少基层职务犯罪发生。
三、队伍配备到位。一是合理配备人员,选好人用好人。检察室至少配备2名具备法律资格的干警,主任要从有任职经历和工作经历丰富的副科级以上干部中选派,对派驻干警要在上岗前集中培训,提前熟悉派驻检察室规则流程。二是以老带新,历练后备干部。注重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将有培养前途的好苗子和新进干警放到检察室重点栽培,返聘具有丰富检察工作经验和群众工作经验的退居二线干警到检察室协助开展工作,对年轻干警手把手进行“传、帮、带”。新进干警必须先到基层检察室接受锻炼二年以上,在民生服务大厅岗位必须工作半年以上。三是实行轮流派驻制度。院职能部门每天轮流派一名干警到检察室坐班指导,与派驻人员共同开展工作,在增强派驻检察室执法办案力量的同时,实现各部门职责的重心下移和检力下沉。四是强化队伍管理教育。经常组织政治处和检务督察部门深入辖区,向干部群众了解检察室干警的执法作风、执法纪律、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情况,并将日常检查纳入考核管理。
(作者为山东省寿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孙炜)
·山东沂水检察院举办派驻检察室职能定位研讨活动
·山东临沂罗庄:派驻检察室有了案管助理员
·山东青州:派驻检察室化解社会矛盾受赞誉
·粤检察院出台意见:3年内中心街镇设派驻检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