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福建漳州近200处级干部一线倾听群众诉求

2012-12-18 09:35:4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畅通渠道拉近距离

    漳州近200处级干部一线倾听群众诉求

    “各位村民,上次部分村民反映东门公厕卫生问题已受理,请大家耐心等待,村两委将组织改造。”

    “您好,您询问的关于调整公路至大产桥头拆迁绿化带问题,现将情况反馈给您:根据上级有关精神,该段路面将拓宽至24.5米,同时两边建15米绿化带,所征用到土地的建筑、搭盖都要拆除。”

    记者在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林头村委会看到,该村通过手机短信息平台,及时受理和反馈群众诉求信息,每天下午6点前将诉求受理、办理、办结、满意度测评等信息通过平台向群众反馈,畅通了联系群众的渠道,拉近了干群距离。

    林头村党总支书记李志洪告诉记者,今年年初,漳州市纪委、监察局以诏安县为试点,推出《关于建立干部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组织各级党员干部常态化、零距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初步形成了“123”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1”是指始终贯穿“贴近民心民生,巩固基层基础”这一主题,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2”即建立健全定期研判工作例会、定期督查反馈两个机制作保障;“3”是县、乡、村三级联动,实现工作全覆盖。

    “通过开展‘123’倾听群众诉求工作机制后,我明显感觉到村里发生了四大转变:干部作风发生转变、干群关系发生转变、群众诉求观念发生转变和诉求数量发生转变。”李志洪说,以前村民反映的大多是邻里纠纷以及个人利益矛盾,现在多数是为了村里的公共利益。

    信访渠道通畅后,群众诉求接踵而来。

    今年3月,诏安县委书记张镇城到四都镇东峤村接访,村民反映村里原有自来水管网严重老化,水质指标下降,几千人长期以来一直旱时喝盐碱水、雨时饮黄泥汤。接访后,张镇城立即召集四都镇相关部门及县供水公司,协调解决问题。7月上旬,总投资近28万元的饮水工程完工,主管1300米、入户支管7860米的管网铺设完毕,东峤村家家户户终于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自诏安县开展倾听群众诉求活动以来,县乡两级干部共受理群众诉求1015件,已办结820件;妥善化解历年上访积案27件,占84%;排查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596件,已化解551件。今年是村级组织换届年,信访案件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呈大幅下降趋势,群众个人来信来访分别下降20.5%和23.2%,集体来信来访分别下降了31.3%和68%。

    除了诏安县,漳州市其他各县(市、区)也对建立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工作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

    漳州市纪委宣教室主任陈群霞介绍说,龙文区、龙海市、东山县、南靖县实行定点接访、重点约访、基层走访、专题接访等方式,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长泰县推行“一周一访”、“乡村夜话”、“结对帮扶”,面对面倾听诉求,心贴心化解忧难;华安县则总结推广新圩村“一圩一日”联系服务群众的做法,实行“圩日”集中办公、化解矛盾“三级联调”、“村干部110”流动服务,提高农村民主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水平。

    干部“接地气”,干群零距离。今年以来,漳州市近200名处级领导干部下到乡镇一线倾听群众诉求,3356名干部到基层走访;各级“群众诉求办理中心”共接待来访群众700人次,为民办实事102件。

    “从实践看,实施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工作机制,增强了干部的民本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干部务实作风,推动了工作落实;增强了干部创业精神,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干部服务能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漳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薛云官说,在倾听群众诉求中,各级党员干部入户认亲帮困、结对挂钩帮扶,群众对干部理解信任支持,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有力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记者吴亚东)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福建轻微交通违法网上缴罚款
·福建长泰县检察院“零距离”接访促社会和谐稳定
·福建三明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改善民生
·福建屏南法院廉政警钟时常敲
·福建三明法院规范职务犯罪案件审理
·风帆劲起正当时 ——福建宁德两级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风帆劲起正当时 ——福建宁德两级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福建开展“铲赌患·正风气”集中销毁赌博机活动
·福建长泰检察院狠抓干警八小时以外活动获实效
·福建龙海检察院强化督察倒逼规范廉洁执法
·福建云霄:检察良方拯救鸟儿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