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各地经验

江苏徐州:基层民主法治要让百姓当家做主

2012-12-18 09:15: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法治建设靠大家”——这句话一直在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民乐社区居委会办公楼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

    在民乐社区,“大家”这两个字被放到了重要位置,这里形成的“四位一体”(社区党委、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区管理新模式,将社区所有力量整合为一体,“大家”群策群力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正如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韩方春所说,“有了问题大家一起解决”的氛围正在形成。

    2006年9月,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就成立了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协调指导办公室,由省民政厅、省委组织部、省人大内司委、省司法厅等多个部门组成。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被列为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先进单位的重要指标。

    近几年来,江苏广泛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活动,不断创新的理念和逐渐完善的机制,有效推动了“法治江苏”建设向基层延伸。

    一大批能人被选进村组织

    民主选举是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有村民795户、3120人,2009年村级负债高达4700余万元。为摆脱困境,2009年1月3日,山泉村全体村民“海选”村长,江阴市万事兴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全兴高票当选村主任。自此,李全兴与村委会一班人,带领全村人在不到3年时间,硬是走出一条“山泉全兴”新路子,使山泉村成功变为幸福村庄。

    江苏先后组织了9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在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侯学元看来,选举范围一届比一届广泛,取得成效一年比一年显著。在2010年江苏第9届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共有15327个村民委员会组织了换届选举,其中,“一票直选”2700个,选民参选率达93.77%,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比例达29.53%。

    “一大批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本领强,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深受群众信赖和拥护的能人,被依法选进村委会班子,为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奠定了良好组织基础。”侯学元说。

    徐州市沛县胡寨镇草苗村5年前曾是全省1011个经济薄弱村之一,如今却一跃成为人均收入8900元、村可支配资金200万元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5年巨变,原因何在?答案就在于有一个好的带头人。

    2004年9月,在村民自治平台上,草苗村的乡亲们通过民主选举程序,将在东北承包建筑工程的秦真岭选举为村支书。在秦真岭的带领下,村党总支、村委会、合作社拧成一股劲,坚持村民自治,把民主议事、服务群众贯穿始终。

    徐州市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夏文达不无感慨地说:“草苗村的变化,为农民、农村如何走上富裕之路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样本,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一个学习榜样。”

    社区的事情由居民说了算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特别指出,“深入推进政社分开”。

    而早在2008年11月,太仓市就下决心厘清、界定村(居)委会的政府权力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关系,试点开展“政社互动”。此举至2010年8月在该市全面推开,政府下派到村(居)委的工作任务,从过去的72项减少到27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负担“瘦身”60%以上。这一改革举措得到了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位于徐州市云龙湖北岸的滨湖花园社区有35栋楼,住户达1.2万人口。这个以国家公务员、教师、医生、私营业主等住户为主的高端小区,去年9月起推行了“楼长议事会”制度,由民主公开选举产生的楼主代表居民参与社区决策、管理等事务。

    武佳是经小区居民投票选举出来的一位楼长,楼里的居民经常找她反映小区的各种问题,武佳会把这些问题汇总,在不定期召开的楼主座谈会上向社区居委会反映。

    这一制度让社区居民感到了实惠,业主匡淑燕说:“我们对社区管理会有一些建议和意见,直接去找楼长方便很多。”

    决策权是村民、居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只有全面推行民主决策,才能让广大村民、居民真正当家做主。

    南京市玄武区玄武湖街道板仓社区位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北麓,有16个小区院落,居民2355户6157人,17家企事业单位,169家个体门面房。多年来,板仓社区把居民需求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决策。2010年11月28日,板仓社区以公开民主投票形式解决了钟麓花园争议5个月之久的小区路面铺设问题,做到了“社区的事情由社区居民说了算”。

    让村民明白还干部清白

    山泉村编印了一本小册子,将村务工作开展情况、财务管理运行情况和重大事项完成情况发放到村民代表手中,张贴于村务公开栏,输入到电子信息查阅屏。

    以村务公开保障村民群众知情权,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山泉村村务公开模式只是江苏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江苏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村务公开目录,明确并统一了公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以及过程。江苏要求“重大决策必须公开、财务收支必须公开、群众敏感的热点问题必须公开”,尤其是村级财务公开,全省普遍建立起实施村级财务收支逐笔逐项的公开制度。

    靖江市水三村探索推行了以财务公开、事务公议、政务公示为主要内容的“三务三公”村级民主管理新模式,实现了村级重大事项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公开,使村务、事务、财务在制度框架下规范运行,“让村民明白,还干部清白”。

    村务不但要公开,村干部的各项权力也应该在阳光下运行,才能保障村民群众的监督权。

    宿迁在全市1218个村全面实施“村级干部勤廉双述公开质询制度”,让村干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泰州在全市建立村民直评“村官”制度,通过“公示、走访、述职、质询、测评、整改”6个程序,每年底组织村民对所有村干部开展一次直评,并将结果作为村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公布于众。徐州市铜山区在31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基层群众问政问事栏”,起到了“减压阀、出气口、服务站、连心桥”的作用。

    2010年10月,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省委政法委在扬州江都召开全省基层法治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动开展“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和社区”、“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示范点”等基层系列创建活动。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江苏所有村都实施了村务公开,95%以上的村建立了村务监督机构,村委会依法自治率超过98%,农民和居民群众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基层民主法治的满意度达85%以上。

    迄今为止,江苏先后涌现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市、区)15个,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区)12个,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市)19个,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县(市、区)17个,数量均位居全国之首。 (记者 雷晓路 孙春英 丁国锋 李恩树)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江苏开展向林志梅学习活动
·江苏扬州切实提高会议效率
·江苏“如皋交警style”走红网络
·江苏部署明年少年法庭工作
·江苏宿迁:助力净化湖滨大学城周边环境
·江苏滨湖:执行“三字诀”协奏转型曲

·江苏滨湖:执行“三字诀”协奏转型曲
·江苏:法院文化建设的天宁三重奏
·江苏徐州法院系统司法警察进行年终技能考核
·江苏部署明年少年法庭工作不断发展具有地域特点的少年司法制度
·江苏泰州:社区里有个“百姓议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