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常津:与枪为伴31年

2012-12-17 20:25: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他与枪为伴31年,对枪的热爱已经融进他的血液。他在武器警械管理这个岗位上干得有声有色,还在更好地发挥武器警械作用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他就是天津市公安局后勤保障部副主任常津。

    上世纪80年代初,天津市公安局配备的大都是老旧枪支,枪支技术条件差、故障率高。常津负责对枪支进行维修、保养。由于当时他对枪支的构造、原理一窍不通,第一次从事枪械维修就遇到了难题。为了尽快熟悉工作,他白天虚心向老同志求教,认真研究枪支的每个零部件,一遍遍地拆解、组装,晚上学习机械制造与工艺,为自己充电。很快,他就从一个枪械管理的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常津在工作中发现,原有的枪械维修、鉴定模式只是凭维修人员的经验,缺乏必要的检测工具和手段,既不规范,又不科学。为此,他主动与有关单位联系,购置资料、检查工具和量具,认真研究制定出《枪支维修、鉴定检查表》,使枪支维修工作有章可循。

    武器弹药不仅要管好,更要养好。每到夏季是常津和他的同事们最忙的时候。为了避免武器警械受潮损坏,这个季节他们要把武器警械清理一遍。这是实实在在的体力活,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仓库里存有一批具有文物价值的枪支。这批枪因为制造、使用年代久远,表面镀膜损坏严重,每年都需要定期保养。由于保养时需要进行枪油浸泡,所以必须在夏季完成。常津每年都和同事们一起冒着酷暑,忍受着油烟的熏蒸,给每支枪进行清洗、除锈、擦拭、浸泡。

    为了加强公安装备正规化建设,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武器警械配备水平,公安部组织研发了新装备,并将天津市公安局列为首批试用单位。为确保试用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常津针对新装备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维护保养、注意事项制定了全面系统的培训方案,逐一走访参试人员解答疑问,认真听取新装备在试用中发现的优点和问题,精心总结、认真归纳、发现不足、提出建议,高质量地完成了试用工作,受到上级表扬。

    许多与常津共过事的人都说,不管多紧迫、多困难的任务,常津永远都是一句话“没问题”。(记者 孔 琳 通讯员 刘志宏)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