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绿色通道”助讨薪
冰天雪夜,10余名进城务工人员轮流“守住”欠薪老板的轿车不敢离去。郑州市金水区法院迅速行动,连夜调解,12月15日21时,终于为务工人员讨回被拖欠数月的4万多元工钱。
12月13日,久违的瑞雪降临郑州。王毛奇等十余名进城务工人员连续蹲守两天后,欠薪老板花某开着小轿车终于出现。没想到,工人上前讨薪,花某竟弃车而去,玩起“躲猫猫”。王毛奇等人雪中守着轿车1天多,14日18时30分许,他们无奈打电话向金水区法院求助。
尽管是周五下班时间,金水区法院还是迅速开通务工人员讨薪“绿色通道”,30分钟后,几名法官赶至现场,了解案情细节。
法官依法采取诉前保全措施,将该车查封。也许是查封措施见效了,花某委托朋友赵某出面协商。协商到23时40分时,赵某答应先支付1.5万元,剩余欠薪次日去工地支付。
15日,双方在法官陪同下来到工地,重新核算工程量计算工钱。经法官反复调解,当晚9时许,花某终于支付拖欠数月的4.25万元工钱。
金水区法院负责人表示,只要是涉及务工人员讨薪案件,一律开通“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自11月15日至今仅一个月时间,金水区法院帮进城务工人员讨回工钱800多万元。(记者 谢建晓 实习生 史艳香)
新乡:集中清欠“血汗钱”
12月14日,经历了7年的漫长等待和煎熬,河南恒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代表终于拿到了680多万元的工程款。当天,新乡市中级法院举行集中发放执行款现场会,12起案件1669万元的执行款发放到当事人手中。
从11月28日到12月28日,新乡市开展第三次集中曝光“赖账户”暨“执行开放月”活动,通过在媒体公布50名“老赖”名单等详细信息、公布悬赏公告及限制高消费令等手段,打击恶意逃债行为,督促欠债人还债。每个法院选择一批典型案件至少一次集中开放执行,并邀请媒体、人大代表及执行监督员全程参与。对长期恶意逃债的被执行人采取查封、冻结、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基层法院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涉及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案件强力执行,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7724件,执结7067件,执行款项达到1669.8万元,已全部发放到申请人手中。(记者 董建矿)
·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服务
·新郑市法院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服务
·广东:外来务工人员15个工作日内可办结准生证
·郑州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医保制度
·宁夏决定在全区推广务工人员工资直接支付系统
·法律援助中心积极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中心积极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河南法院情暖进城务工人员
·登封法院:全力维护进城务工人员权益
·浙江台州市公安局在少数民族务工人员中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河南法院系统为进城务工人员“集中讨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