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民法院始终把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效显著。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针对性差、走形式、方法陈旧等问题,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四不”。
不偷懒。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贵在经常,偷懒耍滑是工作大忌。为此,在工作中务必要做到“三勤”:一要勤学习。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干警遇到的经常性问题多、涉及范围广,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负有责任的相关人员必须扎扎实实地加强知识储备,尤其要有政治理论方面的储备,否则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要勤观察。要深入到干警中间,多看,多观察,及时掌握干警各个阶段的心理、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三要勤工作。就是要常抓不懈,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相关人员要不放过每一个工作节点、重点和时机,真真切切地把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防止将思想问题小拖大、大拖爆。
不装象。装模作样,装腔作势,有名无实,糊弄对付,是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忌。避免此类现象发生,关键在制度,重点在执行。在制度建设方面,尤其要建立健全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制度,对干警采取谈心、写心得体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以便及时检验工作成果,对政工干部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确保掌握其工作情况;在制度执行方面,要设立工作档案,工作情况直接与将来评优评先和晋升挂钩,以此激发工作积极性;要适时公布检查结果,接受监督,贯彻落实倒逼制度,杜绝“装象”现象发生。
不离题。避免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离题,要做到“三围绕”:一要围绕工作大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我们的工作主题,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服务这一主题,要对影响工作主题实现的苗头性、趋向性、动态性思想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解决;其次,要围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是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要通过日常学习培训不断引导培养增强干警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意识,并切实对照“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具体要求,认真查找宗旨意识、价值追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开展工作。三是围绕干警生活实际。每个干警的阅历、知识结构等各异,所面临的思想问题也不同,必须本着“干警思想缺什么补什么”和“审判执行需要什么添什么”的原则,因人因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不乏味。语言干瘪、形式单调的思想政治工作,干警不感兴趣,也就无法触及干警的思想灵魂。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语言要活。要做到这一点,相关人员必须深入到干警当中去,用干警的语言阐释深刻的思想政治理论,杜绝照本宣科,更不要讲大话、空话、套话,以免引发干警的抵触情绪。二是形式要活。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是无法跟上时代潮流和满足干警的心理需求的,必须在固化原有干警喜闻乐见的工作方式方法的基础上,紧贴时代,把准干警思想脉搏,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创造出干警乐于接受的多样工作方式,使工作具有切实的效果。
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干警思想纯洁的要求,对此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及时跟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确保我们的司法事业在正确的道路上蒸蒸日上。
(乔子轩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