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伟大旗帜 牢记职责使命
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世界城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的十八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事关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贯彻好十八大精神,是组织工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全市各级组织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抓好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努力把十八大提出的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任务要求落到实处,把各级领导班子、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和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凝聚到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上来,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更加重视建设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要着眼于应对化解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更加注重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旗帜问题上保持理论清醒和政治自觉,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任何时候都不含糊、不动摇、不懈怠。对于首都的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必须有更严格的要求,尤其要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的态度和行为问题,始终做到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无限忠诚,牢固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以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精神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要更加注重领导干部履职能力的提升,紧紧围绕实现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率先形成“两个格局”的目标要求,围绕更好履行首都“四个服务”的职能,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着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审时度势、进行战略谋划的本领,总揽全局、应对复杂局面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以更好地推动首都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的优秀干部集聚到首都各项事业发展中来。
要更加注重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通过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自觉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切实改进会风文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注意用好民主生活会、日常谈心谈话等有效方式,促使干部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更加重视抓基层打基础,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党的力量在组织。基层党组织就在群众身边,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第一线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稳固基础,要靠基层党组织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具体任务,要靠基层党组织来落实。对于北京市来讲,建设世界城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同样需要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来担负起这份责任。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的深入推进,首都的社会结构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在发生不断变化。立足当前实际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关键是引领好科学发展,实现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按照中央要求,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奋斗。要根据领域类别、地域环境等情况的不同,科学考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工作职能和运行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从各自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应形势变化、有效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带领群众不断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更加重视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人才是兴国之要,是支撑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人才优先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眼于“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紧紧抓住和用好中关村国家级人才特区建设的重大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体制机制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长、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要服务首都新一轮发展的需要,更加注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借助重大人才工程的实施,着力引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把握好首都工作的特点规律,着力推动央地、区域、城乡人才一体化发展。积极探索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方式,在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中,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面人才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推动首都各项事业的发展。(京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