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广东考察工作,他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中共十八大以来,人们注意到了一系列新奇的信号:
习近平离京考察深圳,没有封闭任何道路,“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与车队并行”。深圳交警微博透露,这是深圳首次对高级别交通勤务不封路。本月8日上午,习近平向莲花山邓小平雕像献花篮,现场没有铺设红地毯,也没有请参观市民和游客离场。“不封路”成了一个热词,受到网民追捧。随后更有媒体报道,习近平视察深圳期间入住的是酒店普通商务间,用自助餐只花了20分钟。
除了这些轻车简从的细节,习近平出京考察相关地点的选择,引发了各种热烈讨论被赋予了不少深意,而十八大后网络助推的反腐高潮更让人们印象深刻。“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中的崭新气象,经由细节而形成,人们努力从细节变化中,窥探中国未来之轨迹。现在这个轨迹已经水落石出,那就是变革无法逆转。“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两个“不”字显示的正是一往无前的决心。
因为有会风文风变化的事实在前,“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就不仅仅是一次改革的再宣誓;因为强调“改革开放要有新开拓”,那就证明未来中国的改革既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启,又会注入一些民众期待已久的全新内容。
对中国真正锐意进取胸怀大志的改革者来说,当下堪称千载难逢之机。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积累的巨大财富,给未来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国家进步而生长的具备责任意识的公民们,则是改革者最可信赖的支柱力量;人类发展的普遍经验,在全球化时代中又是可资借鉴的他山之石。即使是那些在以往利益调整中的失落者,如果新的改革让其看到公平和正义的曙光,他们会迅速转化为支持改革的生力军。
只要对改革价值的认知相同,期待改革的人们和决心改革的人们终会结合,而且注定会充满创造的愉悦;只要期待改革的人们和决心改革的人们始终是社会的主流,一个全新的中国也必将出现。
曾经由于一度的纷扰而对改革前景抱有疑虑的人会欣喜地发现,从在十八大报告中高频率现身,到今天的“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最强音。大局既已确定,对改革方向的探讨便顺理成章。
未来改革或需从以往改革历史中汲取营养。82宪法实施30周年,公众对宪法治理的有效性有了日益深刻的感受,“依宪治国”渐成共识。但正像习近平所阐述,“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如何维护根本大法的生命和权威,当是下一步改革中最应优先考虑的事项。一旦包括宪法在内的法律权威得到社会普遍的信仰,如托克维尔所说所有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法律问题时,许多长久困扰我们的因素都将迎刃而解。
未来改革或需更加注重公正更加重视民意。无论是专家所说的“对内开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还是“新型城镇化”,几乎无一不关系到深层次的利益调整,也几乎无一不是以往改革的难点,但只要下定改革的决心,不偏离公正的导向,都会为民众所期盼。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期待中国每一个体因即将着手的改革而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正是这所有个体的梦想汇集起来,才会有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的“中国梦”。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用公平托起中国梦想
·“中国梦”必将成为时代强音
·奋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用公平托起中国梦想(人民论坛·新征程 新使命)
·河北日报:“风向标”助力“中国梦”
·河北日报:“风向标”助力“中国梦”
·“中国梦”凝聚奋进力量
·中国梦的中国气质与中国景象
·刘昀献:“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的当代使命
·实现中国梦的法治保障
·人民日报:世界也需要“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