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法治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发力

2012-12-13 09:44:58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求真务实、思想深远、内涵丰富,有很多新的重要提法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强调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人民法院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浙江全省法院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谋划推进法院工作发展的思路举措,用实际工作的新成效,来检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效果。

    首先要强化学习宣传,深刻领会贯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全省法院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着力抓好。要采取理论中心组学习与领导、专家辅导相结合、干警自学与集中学习座谈相结合、专题研讨与大会交流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法官原原本本地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修改后的党章,特别是深刻理解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新部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念。浙江高院已在全省法院内网开辟专栏,刊发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各地法院开展学习贯彻活动的情况信息,全省法院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浙江高院党组已定于12月中旬召开工作务虚会,结合明年工作谋划进行专题学习研讨,年底还将由各班子成员到各地法院开展宣讲督导,引导各级法院继续深入学习报告,确保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推动工作。

    其次要立足执法办案,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为经济社会平稳向好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注重依法调节经济社会关系,更加注重审理好事关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类案件。当前,要继续着力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文章,重点把握好涉案中小微困难企业的差异化处置、重点工程的强制拆迁纠纷、民间借贷与担保纠纷、农民工与职工临近年关的欠薪纠纷、房地产调控中的违约纠纷等5类涉案问题。妥善处理资源开发、企业发展中涉环境污染的矛盾纠纷,兼顾好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要求,深化民本司法,妥善审理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案件,推进解决执行难、涉诉信访化解难等突出问题,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创新和发展“枫桥经验”,抓基层打基础,更加注重依靠法治方式,不断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维护好社会的和谐稳定。

    再次要围绕公平正义,深化司法机制改革,不断推进法治浙江建设。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抓好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明年1月1日起的贯彻实施,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更好地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强化证据裁判意识,巩固我省法院已经实施的“扩大指定辩护”举措和成效,切实防止冤错案件,使刑案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在“法治浙江”得到充分体现,确保公正审判。要抓好修改后民事诉讼法明年1月1日起的实施工作,抓紧培训民事法官、执行法官,完善相关诉讼机制,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面对新一轮的收案大幅上升的严峻态势,要继续加强审判管理,强化均衡结案,严格时限和督办管理,努力保持办案质量和效率、效果位居全国前列的良好态势。要加快推进网络司法拍卖试点工作、网络专线“点对点”查控财产的执行机制建设、“裁执分离”强制拆迁模式、严格的“归档报结”的办案管理模式等4项浙江法院先行先试的司法机制改革措施,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最后要注重从严治院,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切实加强司法公信建设。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法院思想政治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真正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与党同心同德,不折不扣地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法院工作中。进一步加强法院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组在法院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进对党员干警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推动广大党员干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实抓深,着力提高法官特别是年轻法官化解社会矛盾、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和队伍作风建设,弘扬先进典型,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司法行为规范化,形成靠制度规范促进司法作风转变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化廉洁司法,始终坚持从严治院不动摇,始终保持对不公不廉行为的高压态势,旗帜鲜明,警钟长鸣,构建好浙江法院的廉政防线。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全省法院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宏伟目标,坚持能动司法,狠抓执法办案,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建设“两富”浙江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司法贡献。

    (齐 奇  作者系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