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中,辽宁省葫芦岛市公安局坚持“三力三创”举措,通过不断提升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指挥队伍的凝聚力和科技人才的创造力,不断创新应用研究、创新实战效能、创新产品项目,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向纵深发展,工作成效明显。
从提升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入手,不断创新应用研究
葫芦岛市公安局坚持 “高站位、抓自身、强能力、求实战”的原则,使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领导班子中快速形成攻坚战斗力。
一是抓提升“龙头”带动能力。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龙头”职能部门是各级指挥中心,市局成立信息化建设办公室,负责整个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组织、计划、协调、调度、通报、考核等工作,并成立了以指挥中心为主体的深度研究攻坚组,坚持“周研判、周报告、周通报”,强力推进全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二是抓提升主管领导专业能力。市局强化“定任务、定指标、定时限”的目标责任制,明确“谁主管谁负责,谁不提高能力就调整位置”的原则,通过努力,110警情数据规范率比上半年提升5个百分点;信息报送合格率达到100%;经典案例和动态信息在公安部网站刊载9篇。
三是抓提升科室担当能力。公安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涉及各个岗位,市局按照信息化实战应用、应急指挥处置、基础信息采集、运行保障能力、信息化技能培训等5项重点内容,把建设与应用的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科室,明确和细化科室工作职能,实行科长负责制,叫响“敢于担当、向我看齐、勇夺第一”的口号,盯住信息化建设工作目标全力攻坚。
从强化指挥队伍的凝聚力入手,不断创新实战效能
在工作中,葫芦岛市公安局深刻认识到,队伍专业素质能力是前提,也是提升信息化深度应用实战效能的核心所在。
一是加快建设快速反应指挥队伍。他们把提升110指挥员、接警员的快速反应能力作为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把警情数据统计录入作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基本要素,把应急指挥处置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首要任务,推行“岗位调整、专业练兵、激励奖惩”等措施,提升指挥员、接警员、统计员、技术员的整体水平,实现了应急指挥处置的制度化、科学化、扁平化。仅半年来就举办各类培训班15次,极大地提升了指挥员的能力水平。
二是加快建设新型服务实战部门。他们成立了治安管控组、动态管控组、重点打控组、信息质量监测组、综合研判组等6个小组。今年以来,撰写全市社会治安综合分析日报39篇,《每日受理侵财类案件形势参考》198篇;发布各种研判报告997篇;根据上级指令抓获在逃人员133名,破获案件133起;通过研判抓获违法人员327名,破获案件400余起。
三是加快建设应急管理综合保障部。他们突出信息报送和应急预案修订工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编报重大情况摘报496期、日常动态信息344期;根据省厅和市政府要求,先后修订和完善五类应急工作预案22个,在应急管理建设中多次得到市政府的好评。
从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力入手,不断创新产品项目
在信息化实战应用创新活动中,葫芦岛市公安局紧紧抓住人才培养、产品创新、实战效果等三个重要环节,快速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
一是进一步加大了对技术人员的奖励力度。市公安局依据省厅《全省信息化实战应用创新奖评选细则》,坚持“创新从实战需要、注重实战实效”和“实战单位缺什么、科研人员就研发什么”,广泛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请功授奖,并予以物质奖励。
二是进一步加大了对信息产品的科研力度。市公安局自主研发《葫芦岛市公安局信息质量监测考核系统》,实现信息质量监测与考核一键式操作,系统还具有信息质量监测、预警信息签收、反馈时限监测等功能,过去每天由7名民警担负的信息监测统计量,现在只需1名民警就能完成,实现了自动考核数据,提高了信息质量,保证了数据的精确度。
三是进一步加大了对公安工作的服务力度。市公安局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开发网上自动化办公系统,以单独电脑专人管理,在重大警情应急指挥处置中点击关键词即可查找到所需要的应急指挥处置预案库、处置资源人才专家库、经典案例库和法律法规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战性,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十八大安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 李乙厚 通讯员 胡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