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一个寒冷深夜,将一位晕倒街头的老婆婆,轻轻扶起,甚至为她拦下出租车一路护送至医院,再垫付医药费并守护至凌晨后,送其回家。
他如这个社会滚烫的良心,挽救了一位老者生命,也温暖着这一座城。
救助老人 他没有任何犹豫
对43岁的黎浓而言,今年1月24日的深夜,与他此前无数个匆匆归家的夜晚没有任何区别。但那一天,改变了一个老者的命运,他的名字也在这座城市流传。
当晚11点,家住重庆钟表厂老家属区的黎浓急着回家,路过高新区渝州路街道渝州二社区卫生服务站时,发现了一位歪倒在路边的老婆婆。
“大姐,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没有任何犹豫,黎浓上前一边询问一边就扶起了老婆婆。此时,65岁的陈婆婆正在生与死之间游走——心脏病复发,但身边的卫生服务站正逢春节休假期间。
危急之中,黎浓没有就地求救,也没有电话报警,而是招手拦下出租车,扶着素不相识的陈婆婆上车,将其送到高新区人民医院。
抽血、心电图、急救,医院每一环节的救治都需要掏钱,黎浓没有向老人提一句,只要医生说交他便交钱。
经过抢救,老人渐渐清醒,感激之余劝黎浓回家,黎浓摇摇头,一直陪着她输完4瓶药液,又再次打车将老人送到了家门口。此时,已是次日凌晨2点多。
既然做了 好事就该做到底
黎浓以为,这只是他人生中一段小插曲,他自己也很快将此事抛在脑后。但不到一周,有关他的照片、事迹,就红遍网络,这座城市认识了一位深夜救人的“温暖哥”,网友说,他是这座城市的良心。
2月2日,重庆媒体开始报道这一在寒冷冬夜发生的温暖新闻。此后,舆论升温,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都在慨叹那个冬夜的温暖故事,以及那个被病友用手机偷拍的模糊身影。
最终,记者们找到了住在重庆钟表厂老家属区简陋小屋中的黎浓。让大家惊诧的是,与猜测中的大款相去甚远的黎浓,糖尿病等多种重病缠身,依靠低保度日。
“事情都过去了,不要再提。”更令大家意外的是,身处舆论热点的黎浓,甚至多次对上门采访的记者下逐客令。
“我当时想,她肯定病得不轻,总不能见死不救吧?再说我自己也是被病痛折磨的人,能体会到生了病的那种无助。”——这是媒体试图挖掘黎浓寒夜义举的“闪光思想”时,黎浓简单的话。
意犹未尽的记者追问:“万一病人家属找你扯皮,做好事反而被诬赖,怎么办?”
他的回答很干脆:“如果怕遭诬赖,我就不做;既然选择做,就不能想那么多,好事就应该做到底。”
饱受病痛折磨的黎浓,在这个寒夜,用自己的善良,救了一位老人,温暖了一座城。而这座城市也正在向他致敬——重庆市“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评选,经过初审、网上投票和评审委员会审定,最终确定他为第五批10名身边好人之一。(记者 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