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澄课间时间走进学生中间,向他们了解学校治安状况。 记者 韩岩摄
从铁警到校警,他还是民警。
距离冬至还有几天,记者来到西安东南方向的雁翔路西安交大附中,见到了在这所中学当校警的成澄。
成澄身上有着鲜明的50后印痕:在“三线”修过铁路,在工厂当过工人,从工厂考入公安队伍,一干就是32年。他说:“我对身上这身警服充满敬畏,因为警察前加了‘人民’二字。从警几十年,尽管落了一身病,但一想到今生能当一名‘人民警察’,值了。”
当铁警,他令犯罪分子闻之丧胆
铁警,是人们给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令犯罪分子闻之丧胆的成澄的一个尊称。
冬日里,在洒满阳光的小小警务室,成澄深情地说:“一想到当年两三天破一起案,一年破上百起案,充满了自豪与回味。”
自当上警察后,成澄走了不少地方,先灞桥、后雁塔,先后在五六个派出所干过,同事调侃说:“成澄一辈子没走出派出所。”
在灞桥席王派出所时,成澄就以敢破案,能破案而名噪一时。
位于西安半坡遗址有条街,叫梁家街。你道梁家街是个啥好地方,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杂而多,拦路抢劫,流氓滋扰接连不断,一到晚上,当地的妇女儿童吓得不敢出门上街。
成澄来了。
成澄立下军令状:三个月不回家,治好梁家街。
梁家街有个青年,叫陈鹏,19岁的年纪一身毛病:打架斗殴、拦路抢劫、敲诈勒索,先后砍伤十多人,实足一个村霸。他之所以为所欲为,因为陈鹏的爷爷是个村干部,又有钱,视孙子为“掌上明珠”。
看到文文气气,白白净净的成澄走来,人们不相信他能镇住这梁家街,镇住背后有他爷爷的陈鹏。
成澄笑了。
经过缜密调查取证,一个抓获陈鹏的计划浮出水面。谁知,消息很快传到陈鹏爷爷的耳朵里。老汉不屑一顾地说:这成澄莫非是个楞娃,不想在地界上混了。
老汉心里也发虚:私下里提着高档烟,高档酒来拜访,被成澄交给了公家。
陈鹏真的被抓了。
陈鹏的爷爷又找人说情,愿以5万元私了,成澄不为所动。难道嫌少?价码又出到了30万,依然没有撼动成澄。最终,恶贯满盈的村霸陈鹏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从人来人往的梁家街,走进了高墙之内。
消息传来,梁家街父老乡亲击鼓鸣炮,拍手称快,当地社会治安迅速好转,甚至几个月出现零发案。
“成澄是个过得硬的铁警官。”时至今日,当你走进面貌今非昔比的梁家街,说起成澄,当地百姓依然念念不忘。
在派出所的日子里,破过多少案子,成澄记不住了,但他只记住:“凡是经手的案子,都破了。”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和亏待自己的英雄。成澄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感动古城的英雄民警”等几十项荣誉称号,其功绩还被载入《光荣岁月——中国公安功模荣誉档案》。
当校警,他为校园带来一片安宁
不善言语的成澄,心里有一团火,不管走到哪里,不论条件好坏,都用行动无声地守护着一方平安。
2009年3月,“挣了一堆奖状,挣了一身病”的成澄,被组织以照顾身体为由,告别刑侦一线,只身来到雁翔路上新建不久的西安交大附中做一名校警。
囊括在曲江开发区范围的交大附中,位于城郊接合部,到处是施工工地,学生大多住校。一些社会闲杂人员和不法分子认为附中的学生大多有钱,一段时间,校园周围,时时投射着一双双罪恶的目光,尤其是在学生中午、下午放学时,抢钱包、夺手机,无故找茬欺辱学生的案件时常发生,不安全感侵袭着老师、学生,也令家长提心吊胆。
成澄来了,他不动声色,白天围着130亩大的校园巡逻一圈,脚上经常磨出五六个血泡。晚上,从10点巡逻到11点,从教学楼一层走到六层,不留一个死角。刚来不久,学生之间打群架,吃亏方叫来一伙社会闲人冲到学校,流血事件随时有可能浸染校园。成澄立即将双方叫到一起,讲法、讲理、讲后果,及时制止。
做坏事的人也经常搜集警情。看到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一个身着警服、目光炯炯的警察出现在学生需要的时段上,“附中来了个老公安,厉害得很。没有他破不了的案子,凡作案者一个也跑不了”,坏人怕了,离学校都远远的。成澄也不声张,依然尽心守候在静静的校园里,一年四季天天都吃住在学校,三年多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抢劫案、伤害案,校园周边社会治安可以说是“水安,鱼安”。
当父亲,他给儿子立起做人的尊严
在常人眼里,当了一辈子警察,经手办了数百起案件,走了五六个派出所,还当过警长,派出所副所长,年已58岁的成澄日子不会差到哪里去。
走进成澄,面对真实的成澄,你会为公安队伍有无数成澄这样的清贫、廉洁的好民警而产生敬意。
几乎全天候的出警、破案,成澄常年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尿蛋白三个加号。据医生讲,此病离肾衰竭只有一步之遥,需要住院静养,不能劳累。然而,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除了住院,几乎没有请过假。他说:“我就好这一行,苦点累点算什么,就是死了也值。”
当了校警,他天天要吃药,却天天和学校保安住在一个四人间的简陋的宿舍里。学校领导劝他可以回去住,他却说:“总害怕学校出点岔子,学生遇到啥事,人在学校,心里踏实。”
成澄现在一月工资为4000多元,退休在家的妻子每月1000多元,全家现在还住在灞桥公安分局的一套79平方米的房子里。用的手机是从网上购买的,他幽默地向记者展示:“还是摩托罗拉的,460元。”
成澄的儿子当了5年兵复员回来,被安置到一家保险公司推销保险业务,俗称“卖保险的”。谁知,干这行当,如果没有背景,拿不到大的单子,就得上门入户去推销。儿子让成澄找点关系,成澄却说:“咱一辈子靠诚实做人做事,求人的事做不来。”儿子不悦,也无奈,只好到一家民营企业打工去了,月薪也就2000元。
看到身为一级警督的父亲常年拼命工作,儿子不解地问:“你干了一辈子警察,手里大小也有点权,怎么在城里连一套房子,哪怕小一点的都买不起呢?”
成澄笑了:“如果当警察的都像你或者社会上一些人想的那样,社会风气就坏完了。我甘愿坚守这种清贫,也不能让人戳咱的脊梁骨。孩子,咱家的日子比大街上扫马路的环卫工人好多了,要知足常乐啊。”一句话,说得24岁的小伙子眼睛湿了……(记者 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