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西

江西:科技手段结硕果 评查工作更给力

2012-12-13 09:35:4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按30%的比例抽评全市两级法院所结案件裁判文书,每年要完成8000份左右裁判文书的评查任务,使得我比在岗干部工作时间还要长,加班加点评查文书更是‘家常便饭’。评查中发现的错误五花八门、惊心动魄,裁判文书这一法院面向社会展示公正与效率的‘窗口’,如何才能更好的展示法院及法官的形象啊!想到这儿,我就‘如鲠在喉’,忧心忡忡。现如今,有了‘纠错系统’和‘评查系统’,法官在文书报评前都会先用‘纠错系统’进行纠错,我再用‘评查系统’集中评查,使文书质量有了全面提升。差错几乎消失,评查任务压力明显减轻。我也少了忧虑、多了份放心!”说起借助系统纠错与评查,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返聘专职从事文书评查工作的老法官吴保平深有感触。

    今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全面部署了庭审评查、裁判文书评查“两评查”工作。要求全国各级法院在科技强院的思想指导下实施人民法院“两评查”工作常态化。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两评查”深度融合,实现评查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成为上饶法院推进审判管理信息化的努力方向。

    近年来,上饶两级法院一直着力建设数字化审判管理体系,利用科技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审判管理的融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审判管理的科技含量,使得审判管理从传统的手工方式逐步向智能化、网络化、系统化和综合化转变。近期,上饶中院为了进一步有效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部署,决定引进北京法意科技公司开发的《人民法院司法文书辅助纠错系统》及《人民法院司法文书辅助评查系统》,实现了“两评查”工作的智能化。

    现如今,上饶两级法院所有的裁判文书在制作、签发、印制及评查的全过程中均须由“纠错系统”进行“把脉诊断”,确保裁判的“零差错”,减少和避免法律文书在格式及内容上的硬伤性错误,减轻主观疏忽因素对文书质量的影响,促进文书格式的标准化和统一化。上饶中院还于每月定期将两级法院所有已结案件裁判文书通过“评查系统”从首部、事实与依据、裁判理由、法律适用与裁判结果、尾部、其他等六个方面进行初评、打分,同时结合人工重点抽查,实现文书评查工作的高效化、科技化及“零差错”。

    有了科技手段,“两评查”工作开展便更加“如鱼得水”。为此,上饶中院不断创新评查方式,实现庭审质量、文书质量、队伍素质、群众满意度的全面提升。如结合“百名代表听百案”活动及涉诉信访案件评查、百万案件大评查,邀请市、县人大代表旁听评议案件庭审,组织其他法官、政协委员、执法监督员、人民群众等参加庭审观摩、评查,同时还对所有案件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借助评查系统对庭审过程电子化评查。

    通过“两评查”活动的开展,上饶法院案件庭审得到全面规范,文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司法公信得到全面维护,审判质效得到全面提升,实现了发改率下降、审执质效明显提升、违法违纪现象源头有效遏止的显著成效,有效推动了两级法院各项工作持续发展。据统计,今年以来上饶法院民事案件调撤率达到68.85%,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4.95%;上诉发改率仅为1.40%,下降1.21%;结案均衡度达到78.13%,上升21.75%;实际执行率达到92.84%,上升2.43%;执行标的额到位率达到42.51%,上升12.83%;一审裁判息诉率达到92.29%,上升4.5%;平均审理时间指数达到78.03%,上升11.02%。(董有生)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