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广东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社会公平

2012-12-12 11:33:1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日报 

  让外来工子女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是广东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缩影。苏仕日 摄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改革观察

  去年7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推行随迁子女凭积分制入读公办学校制度。这也是广东在“一市一策”基础上,首次出台省级红头文件,统筹解决300多万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作为全国外来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规模最大的省份,广东在全国开创先河,在中山、广州、东莞等5个市推广外来工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办法。目前,5个地市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已过半,而珠三角其他地方也正在实施农民工子女凭积分入读公办学校制度。

  让外来工子女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是广东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缩影。在省政府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中,事关公共服务的实事涵盖了教育、医疗、保障、文化等各个领域。实践证明,只有着力完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使百姓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而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提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从表述上的变化可见,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也是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信号。

  为社会公平夯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建设中,广东先行先试,为全国探路。

  5年来,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以平稳健康的发展,为社会公平夯实基础。广东着力创新制度措施,体现在编制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和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突出加强文化建设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解决“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问题,推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新模式,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在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广东近年来悉心栽培着颗颗公平正义的“种子”:4年来省财政用于提高欠发达地区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专项资金已达34亿,全面实现城乡教师待遇“两相当”;各级财政3年医改新增投入达781亿元,让全省民众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去年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987.38亿元,比2010年增长29.12%……广东种出的幸福之花,看得见摸得着。

  教育均衡推进机会公平

  11月30日,来自全省15个地市农村的303名山村优秀教师齐聚广州,从省领导手中接过了广东优秀山村教师的荣誉证书。不仅如此,他们还获得了1万元奖金和5000元到省市重点学校跟岗培训的费用。这样大规模对山村教师的表彰和奖励,在广东尚属首次。

  来自紫金县乌石镇中心小学的山村教师叶茂云是获表彰的一员。叶茂云还记得,当年刚执起教鞭时,每个月工资只有400元,日子过得紧巴巴。近4年来,随着全省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的推进,她的待遇渐渐提高到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相比城镇教师,她还有每个月上百元的农村教师岗位津贴。

  更让叶茂云欣慰的是,山村教师如今还可以通过顶岗培训等途径外出学习,相应的,城乡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水平差距越来越小,还有一批批获得“上岗退费”优惠的大学生来农村任教……

  作为公共服务均衡化的重要环节,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在当下,教育平等的核心问题是受教育机会均等。

  多年来,广东一直将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工具。早在2009年,广东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力争用3至4年时间全面实现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包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入学机会均等,县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相对均衡,县域内城乡教师工资大致相当等一系列目标。如今,不少目标已经提前实现。

  促进优质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只是广东实现机会公平与权利公平的一个方面。近几年,在就业、医疗等方面,广东均大力推进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今年前三季度财政用于教育、社保、医疗等11类民生支出3209.76亿元,同比增长26.8%,民生支出占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64.9%,各级财政部门共投入十件民生实事资金1259.54亿元,完成全年预算的88.4%。

  这些数据背后,是广东围绕“建设幸福广东”,不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做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走出了一条民生引领科学发展的幸福之路。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广东:检察建议,九成采纳率从何来
·[视频]武警广东总队官兵:坚定信念 不辱使命
·广东揭阳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提高效率
·“三打”工作纳入创建平安广东考核
·广东司法行政六大工程推进平安建设
·广东推官员财产公开 多部门建防腐信息系统

·广东推官员财产公开 多部门建防腐信息系统
·广东从六个方面创建幸福村居
·广东肇庆鼎湖法院:工作多一点 满意高一点
·广东遂溪县治理非法采矿 控制开采总量
·广东清远扩容提质要突破行政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