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南关派出所开设居民大讲堂,推行出租屋3色管理,实施5合1处警巡控
“135”机制让“南关”不再“难管”
在边城乌鲁木齐,坐拥二道桥、国际大巴扎商圈的南关地区以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这里也是乌鲁木齐市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以前的南关地区街面犯罪居高不下,南关派出所年均接报警近万起。混乱的治安情况,使“南关”变成了“难管”。
今年3月,南关派出所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推出“135”工作机制,即开设1个大讲堂、推行出租屋3色管理、实施街面5合1处警巡控,全面提升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基层基础工作水平,收到良好效果。
居民大讲堂搭建服务群众第一窗口
8月,在大巴扎市场上卖旅游纪念品“英吉沙匕首”的商贩买买提被邀请到南关派出所,民警说派出所有个“居民大讲堂”,今天讲课的内容跟他的“买卖”有点关系。
警察以前经常到买买提的摊位说他卖的东西是“管制刀具”,不是没收就是罚款,这让买买提非常恼火。为此,他也没少跟警察理论。买买提的烦恼同样也是南关派出所民警的心病。
在大巴扎商圈,英吉沙匕首可是闻名遐迩的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内地游客常常爱不释手,当然也是商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可是长长短短的匕首有的是工艺品,有的则是国家明令禁止买卖的。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地区,佩刀是民族传统,到底哪些能买卖?哪些不能买卖?治安隐患与民族风俗、经济发展成了矛盾。
为解决这个难题,派出所民警想到了“居民大讲堂”。民警把商圈内的刀具经营户邀请到讲堂来,逐一介绍哪些刀具是管制刀具、哪些是可以作为旅游商品买卖的。90多位和买买提一样的经营户认真听了讲解。40分钟的授课还意犹未尽,经营户们围住民警仔细追问,弄清了“能卖”和“不能卖”的界限,心中的对立情绪也随之冰释了。
“这下好了,大家都清楚了,我们也知道警察不是故意找我们的茬,以后我们进货的时候会告诉商家,什么样的我们不要,也别生产了。”买买提的话代表了90多名经营户的感受。
今年以来,“居民大讲堂”已举办31期,6000多群众聆听讲座;此外,派出所还组织4场150余名失业人员参加的招聘会,38人当场签订协议;组织189名有就业意向的群众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3色管理出租房管理各有侧重
针对辖区出租房屋多、人员流动快、管控难度大的实际,南关派出所在辖区内大力推行出租屋“3色管理”。警方根据出租屋的各类案件发案情况,以绿、红、黄三色区分“放心户”、“关注户”和“重点户”。今年以来,派出所共登记出租房屋2335户、2984间,登记暂住人口7662人。
通过“3色管理”,出租屋中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同比均有所下降。
5合1处警巡控筑牢第一道防线
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基础建设的 “风向标”。南关派出所大力推行社区民警、街面巡逻警力、值班民警、单位内保力量、分控中心视频监控“5合1”处警巡控机制。
派出所在辖区增设了治安岗亭、便衣分队、流动警务室,24小时开展处警巡控。遇有警情和突发事件,值班所领导在指挥分控中心,借助辖区视频监控前端及应急处突图传系统进行远程可视化指挥,调度街面巡控警力,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同时,派出所还在辖区商户中大力推行“10户联保”模式,组成300余个联保网格,实行“安全十户联保、信息十户联通、矛盾十户联排、纠纷十户联调、问题十户联治、困难十户联帮、法制十户联宣、平安十户联创”,每个联保网格安装报警器,直接对接社区警务室。
“十户联保”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通过沟通协调把很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推行“十户联保”以来,仅国际大巴扎市场刑事案件发案同比就下降了30%,为中外游客及各族群众提供了安全、良好的购物环境。
通过“135”工作机制,南关派出所辖区各类案件明显下降,特别是街面“两抢一扒”案件降幅高达34.6%,治安秩序显著好转,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记者 王海平 通讯员 商辉)
·乌鲁木齐整治冬季交通秩序
·乌鲁木齐持续降雪 百余航班受影响
·新疆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开展执法监督
·乌鲁木齐沙依巴克开展执法监督
·乌鲁木齐为4000余名高龄老人免费体检
·乌鲁木齐近期地铁建设投资312亿
·乌鲁木齐近期地铁建设投资312亿
·乌鲁木齐彻夜排查各类“火锅”餐饮场所1610家
·乌鲁木齐:“民生改善年”交出圆满答卷
·乌鲁木齐米东公证处 深入基层办公证解纠纷
·乌鲁木齐:1600余名警力雪中保交通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