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创新法治工作微博大有用场

2012-12-12 09:26: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微博的诞生使舆论环境乃至执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它似一张无处不在的监督天网,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源。创新法治工作离不开微博,要善于从网意中发现民意,从民意导向公意,并且引向法意。

    微博最起码在以下四个方面改变了现代的舆情。一是改变了传统的舆论格局,形成了个人发布,公众愿听,大众评论,亿万人互动参与的巨型舆论广场。二是改变了传统的发布渠道。微博曝光,传媒跟进,政府回应,成了这样的一种传播渠道。三是形成了无处不在的监督。改变了过去自己的内部监督为众目睽睽的群众监督、网民监督,为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政治资源。四是形成了民意诉求的窗口和渠道,改变了过去自说自唱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强势状态。

    百姓现在变信访为上网,变批评为曝光。信息你不说别人就会说,你不引导就会被引导,信息碎片你不注意,就会被公众聚焦关注,甚至导致坏事就是好新闻的现象,逼着我们改进群众工作的方法。因此从某种角度说,微博是密切关系公正政法的宝贵资源。

    10月9日,我们注意到国务院开通微博,说明微博已经成为政府认可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渠道。面对微博时代的舆论环境,司法机关应在危机中看到机遇,把微博看成宝贵资源,为我所用,当做气象台、连心桥、民意窗、服务台。不仅会在现场执法,而且还会在舆论场上发微博。善于从网意发现民意,从民意导向公众意愿,为司法公开和管理创新服务,进一步密切我们政法机关和人民的关系。正基于此,各政务机关的微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湖北、江苏、广东等先后建立了政务微博,开辟了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新渠道、新天地。

    政法微博的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微时代、微处理,有效处理危机事件;二是微博互动,交通护航保畅通;三是接受群众举报,回复社会期待,打击犯罪;四是查处害群之马,及时澄清谣言,维护执法形象;五是虚心听真言,在拍砖中提高公信力。微博是新兴媒体又是新生事物,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它减少了信息的传播环节,增强了我们的亲民性,可以跨行业跨部门与司法机关互动、联动,是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载体。

    (作者系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公安部原新闻发言人 武和平)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法治化推进江苏社会管理创新
·人民日报:依宪执政开启法治新时代
·董节英:法治思维从哪里来
·把握好五个关键词深化江苏法治建设
·河南南召:法治环境守护自然环境
·“法治太原”建设先进人物受表彰

·“法治太原”建设先进人物受表彰
·用法学研究成果引领法治山西建设
·法治思维从哪里来
·法治方式的内涵就是“依宪治国”
·党委总揽全局创建法治建设江苏模式
·党委总揽全局创建法治建设江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