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并初步阐述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并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正式把科学发展观确定和表述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坚实的实践基础,是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十六大以来,党顺应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立足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我国发展经验,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新要求,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内涵、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当今中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和发展哲学的新认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揭示,为科学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
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形成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的最重要原因。十年来,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造成的严重困难,夺取了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了一系列危害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的重大突发事件;同时,开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广阔空间,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使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十年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使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深化、完善。十年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指导社会其他方面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
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是正确解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要合理、妥善地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党的建设各方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一方面,无论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过程,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过程,都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必须严格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另一方面,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各方面,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强大思想武器。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坚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和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坚决冲破妨碍科学发展的错误观念、体制和机制障碍;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本地区、本系统、本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使之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求真务实,追求真理、讲求实际、注重实干、突出实效,这就要求我们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切忌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把科学发展的执政理论变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文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