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对深入学习理解现行宪法,全面正确实施现行宪法,并以现行宪法为依据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没有对宪法的实施,宪法的地位再高、规定得再完美,也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所以,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着重于宪法的实施问题。
宪法实施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宪法解决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宪法实施的核心问题。
“历史总能给人以深刻启示。回顾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历程,我们愈加感到,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讲宪法,习近平同志首先谈历史,这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只有了解历史,才能让我们理解中国的现实,才能理解中国的道路选择、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架。
在我国宪法中,序言是第一部分,也是整部宪法的灵魂。序言以1800字的篇幅对中国的近现代史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全面的总结,并从历史中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不可动摇的。而追溯我国宪法自1949年《共同纲领》至今的发展演进历史,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了,60年来,我国宪法在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的过程中,体现出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不断改进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我们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体内容、基本要求都在宪法中得到了确认和体现,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不断发展。
正确实施宪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正确实施宪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正确实施宪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宪法实施重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重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要求,也是宪法权威的体现。(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