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地方要闻> 海南

海口:政府出钱 农村敬老院请来"贴心管家"

2012-12-10 16:44: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海南日报 

  “贴心管家”

  李海团队有高级护理员和养老护理员,给老人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

  吴惠萍老人皮肤细腻,齐耳短发,眼睛明亮,神态慈祥,气质不凡,怎么看都不像94岁的人。从老三江镇敬老院留转下来6个老人,4人现在健康活着,她是其中之一。

  “我1933年参加革命,1934年入党。” 吴惠萍老人拿出海南省委1989年9月23日发的证书复印件,证书写明她入党“55年”。她的晚年是幸福的,她的各种补助、补贴加起来,一直是所有老人中最高的,甚至是别人的两三倍。而她感到最幸福的事,是住进三江镇新敬老院。

  12月1日,吴惠萍老人指着一排旧平房对记者说:“原来这10间小房,住7个老人。我住第三间房。”院子很小,住房破旧狭窄,除了小床什么都没有。旧平房最西边的一间是厨房,2个灶台,可放5口锅,四周墙烟熏得漆黑一片。吴惠萍老人说,老人各人吃各人的,自己煮饭自己吃,“管理员帮我买菜,2块钱买一点点瘦猪肉,5角钱青菜。煮一餐饭吃一天。过年买一只鸡,从大年夜吃到年初三。”

  副镇长王标说:“原来的敬老院不到一亩地大,房屋包厨房才200平方米。扩建后的新敬老院占地7.8亩,2栋三层楼,3540平方米,56间房,112张床位。有阅览室、棋牌室、老年人活动中心。”

  “像住宾馆一样,住得舒服,有人服侍。我不要操心明天买什么菜吃,到钟点了拿碗吃饭。饭菜吃得习惯,吃得舒服。打麻将、打骨牌,下棋、看电视,看志愿者表演节目,越活越年轻。” 吴惠萍老人住进跟宾馆一样有单独卫生间的新房,“第一次过住宾馆的好日子。”

  “这里什么都有。开水都不用自己打。”护士每天量血压、量体温,管理员给吴惠萍老人剪头发、洗头,“志愿者来了,亲热地拉住我手问寒问暖,像我的儿女一样。”

  “贴心管家”李海团队里,院长李萍持有高级护理员证书,与没有什么文化的老院长谢梅英相比,给老人提供的服务自然有天壤之别。

  “更大的变化,是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接收全护理老人。”李海说,不能走、不能翻身、大小便失禁,要喂饭、洗澡的老人需要全护理。敬老院一般不接受全护理老人。“我们调来了四级养老护理员黄晓梅,为全护理老人服务。”

  中午在餐厅,记者看到45岁的钱妚软坐在轮椅上,护理工黄英杰给她喂饭。没有牙的嘴瘪着,像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智商不如四五岁的小孩,但她衣着整洁,全身干净,清清爽爽过着正常人的生活。

  钱妚软自小患软骨病,不能站,不能走,不能说话,喂水喂饭都容易噎着,早就该进敬老院了,但没有敬老院敢收。李海团队擅长护理这样的全护理人员,她就入住三江镇敬老院。

  瘦骨如柴、毫无生气的钱妚软是被抬进来的。“感觉她活不了几天。”黄晓梅和护理工黄英杰全心尽职护理,喂好饭、洗好澡,让她快乐。半年后,钱妚软竟然胖了,会嗷嗷大叫。

  过海口琼州大桥上白驹大道往东走2公里,路边挨着灵东干渠,是钱妚软在灵山镇美庄村的家,2间简陋的瓦屋。她伯父钱天茂指着瓦房说:“她就是被关在这里。不能放她出来。”她会到处爬,在路上会被车压死,家离干渠50米,掉进水渠会淹死。

  村干部林书荣告诉记者:“她母亲死了4年,父亲中风,没有能力抚养她。他父亲煮好饭菜送到瓦屋,她用手抓着吃。屎尿都拉在身上,经常半夜大叫,吵得人睡不了。”

  钱妚软72岁的父亲钱天祥须发全白,拄着拐杖,站都站不住。“我哪管得了女儿?我自己都管不了。”

  村里人说,不去三江镇敬老院,钱妚软活不如死。

  记者看到,和钱妚软一样坐在轮椅车上的陈景生,一只手已能用勺子吃饭了,尽管天一半地一半,饭菜洒得到处都是。

  72岁的陈景生突发脑溢血,送到医院抢救,命保住了。2011年7月11日,直接从医院抬到三江镇敬老院。他无儿无女,无亲无友。王标说:“把他抬回家,就是等死。谁来管他?”

  黄晓梅和护理工黄英杰按规范精心科学护理,“按时吃睡,勤快翻身,经常洗澡,干干净净。”他躺了半年竟然没有长褥疮。

  “他不愿喝水,糖水、矿泉水、椰子水都不喝。便秘拉不出来,我们用手指给他抠出来。”黄英杰说。

  今年初,陈景生坐起来了,还能自己吃饭。院长李萍说:“全靠护理得好。”

  “美兰区半护理、全护理的孤寡老人和‘五保’‘三无’老人21个,都在我们三江镇敬老院养老。”李海说。

  志愿者来了

  “贴心管家”不断策划志愿者上门服务,让老人内心快乐,提高生活品质

  90后大学生赵晶晶长发披肩,个子瘦小,薄嘴唇抿紧时透出一股韧劲,比同龄人成熟。她从陕西安康考入海南师范大学。高二那年久病的父亲过世,不到一年,无工作的母亲再婚,她没有跟着母亲走。她因倔犟而自强,因孤独而大爱。2010年9月一入校,就参加学校的爱心协会,大二时任会长,“我有130多个学生会员。”

  2011年11月初,赵晶晶在网上找到海口椰岛之家老人公寓,电话联系上李海,想为老人做点事。李海说:“你们去三江镇敬老院,老人需要你们。”

  11月26日8点钟,赵晶晶带着近50人的“爱之行”团队,清一色的90后大学生,坐上李海租的公共汽车,很多人没有座位,在过道站1个小时,9点钟赶到三江镇敬老院。

  天下雨,地面湿滑。一台稚嫩而快乐的专场文艺表演在餐厅开演。90后大学生清唱《东方红》,合唱《歌唱祖国》,慈祥的老党员吴惠萍老人首先站起来,和学生们一起放声高歌。“杜佳颖、董红娇等6个女生,用手语表演《感恩的心》,老人看不懂,但我看他们很喜欢。”赵晶晶说。

  “我们唱‘包罗万象’的串烧歌曲,一路跑调,老人照常乐开怀。”互动游戏兔子舞登场时,老人们兴奋不已,很多人跟着手舞足蹈,脸上笑得开了花。赵晶晶说:“有个老爷爷对我说,好像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表演节目到11点半钟才结束,老人舍不得学生们走,和懂海南话的学生拉家常,不停地照相,单个照,集体照。赵晶晶说:“孤寡老人希望有亲人,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孙子孙女了。”

  吴乾兴、吴多麟等老人有生以来第一次受到如此的尊重,第一次看这么多大学生围在身边,脸上笑容灿烂:“好开心。”

  从三江镇敬老院回校后,赵晶晶内心有很大改变:“我以前和母亲的关系冷淡,现在我觉得要孝敬她。”她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曾有自卑,“我以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同时帮助自己,打开心扉,走出自卑。”

  李海说:“这是三江镇敬老院第一次迎来大规模的大学生志愿者,第一次这么热闹快乐。”

  最近的一批志愿者是今年9月23日来的。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团委书记焦凌梅带着30多个志愿者团队,在三江镇敬老院住了一晚。

  焦凌梅的志愿者团队吃住和交通费用不菲,李海求助同样在网上认识的周庆华,她是海南省红十字会天来泉老年健康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周庆华说:“赞助没问题,来回路费实报实销,伙食费每人每天20元。”

  “到敬老院的当天下午,发挥学生专业特长,给全体老人体检,给老人按摩、量血压、听心率。扶老人晒太阳。还修轮椅车,打扫卫生。”焦凌梅是山西人,研究生毕业,学营养的。“我告诉老人吃什么菜有营养。炒菜的师傅和我关系最好。”

  第二天上午,焦凌梅的志愿者团队一部分人为老人表演节目。另一部分人则在三江墟菜场对面摆摊义诊。焦凌梅说:“教临床医学的老师给镇上的人看病,提供医疗咨询服务。”镇上的人都知道敬老院来了志愿者。下午志愿者和老人聊天,“给老人讲外面的新鲜事,讲学生的有趣生活。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

  老人公寓院长的独特身份,使李海在网络虚拟世界引人注目,他因此获得大量的志愿者资源。“贴心管家”李海团队不断策划志愿者上门服务活动。“我们做了很小的尝试,却让老人内心快乐,很大地改变了生活,提高了生活品质。”

  81岁的谢梅英从1982年建院开始当院长,一直到2010年底才卸任。“来了这么多的大学生志愿者,是敬老院最大的变化。”她对记者说:“以前没见过记者来。”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海南政法委书记肖若海深入基层作十八大精神宣讲
·海南:交流预防职务犯罪措施落实情况
·海南:“小窗口并联”打造便民政务服务
·海南检察机关举办首届检察业务专家现场评审活动
·海南预约诊疗系统正式开通
·渔业保险让渔民受大益 海南近四万渔民参保

·渔业保险让渔民受大益 海南近四万渔民参保
·海南海口圆满完成泛珠论坛安保
·海南积极解决流动人口“准生证”难办的问题
·海南:启动低龄儿童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