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王世林:与死神赛跑 让生命绚烂绽放

2012-12-10 16:37: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当“大头伙夫”,他说,做好饭就等同于刑侦民警侦查破案,在这个岗位上他坚持了13年;在看守所当民警,他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要让在押人员感受到法律的温度,知错悔罪。身患癌症,他说,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就要拓展生命的厚度。他,就是河南省武陟县公安局监管大队民警王世林。

    他忠于职守,让在押人员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他用对公安事业的忠诚,在最不容易出成绩的岗位做出了最优异的成绩。”武陟县公安局局长吴巍如此评价王世林。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少有人知道王世林是个癌症患者,因为他的笑容时常感动着身边的人。

    1983年1月,王世林参加工作,成了公安局机关食堂的一名炊事员。有人说:“进了公安局却是一个大头伙夫,真没出息。”王世林说:“工作不分好坏。当好后勤做好饭,就等于和一线民警一起破大案。”就这样,他在机关后勤岗位一干就是13年。1996年5月,经过考试,王世林正式成为一名民警,调入看守所工作,这一干又是16年。

    在看守所工作,需要与在押人员打交道,理顺他们的情绪,还要确保监区安全无事故,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但王世林用自己的努力,让在押人员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武陟县看守所教导员陈保定告诉记者,因盗窃被收押的青年王某一时想不开,要绝食自杀。为安抚他的情绪,王世林给他做了一碗鸡蛋面送到他面前。王某不但不领情,还将面泼在地上。王世林没有责怪,将地面打扫干净后,又给他端来第二碗。终于,王某被感动了,端着面“呜呜”地哭了起来。他说:“王叔,对不起,我再也不做傻事了。”

    他真情动人,让扭曲的灵魂迷途知返

    监管民警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帮助误入歧途的在押人员改过自新。王世林明白,做好这项工作,关键要付出真心和真情。

    在押人员黄某因盗窃、抢劫被收押。他不但不思悔改,还要求其他在押人员伺候他。王世林发现后,没有简单地对他进行批评处罚,而是从了解他入手,对症下药。王世林利用休息时间,走访了黄某的家庭及曾经就读的学校,了解到黄某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贪图享受,长大后从拿人吃到偷人用,直到盗窃、抢劫。于是,王世林从关心照顾黄某的生活入手,帮助他正确认识人生,使他从思想上认识到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王世林的关爱下,黄某对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悔恨不已,表示一定好好接受改造。黄某被送到焦南监狱服刑一个星期后,特意给王世林寄来一封感谢信:“王管教,离开您几天了,总感觉您还在身边,您的话时常在我耳边响起。是您让我这只迷途的羔羊看清了未来的路。您不仅是我的管教,更像我的父亲、我的老师。我会永远记住您对我的教导。”

    他笑对人生,拓展着生命的厚度

    2010年10月20日,王世林正在上班,突然感觉手脚不听使唤,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急忙问妻子怎么了。已得知他得了膀胱癌的妻子忍着心痛笑着说:“你累了,病了,需要休息。”

    其实,王世林早就感觉到了病痛,但一直忍着坚持着。王世林说,刚听到“癌”这个字时,他万念俱灰。他才40多岁,还有许多事没有做,还有很多牵挂,难道就这么走了?很快,王世林以一名警察的坚强,克服消极情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顽强地与病魔抗争。

    出院以后,领导劝他安心养病,但他说:“我是一个与死神赛跑的人,在生命长度有限的情况下,我要加倍工作,来拓展生命的厚度,活出质量、活出精彩。”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病痛的折磨是难以忍受的。术后,王世林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放疗。按照医生的要求,放疗后必须卧床静养。但王世林却丢不开工作,每次放疗后,第二天就赶回所里上班。

    “领导不让我给他分配工作,但王老师却主动当起了所里的勤杂工。”武陟县看守所办公室主任司文霞说,每次回到单位,王世林主动打扫卫生、修理水管,还到在押人员伙房帮助做饭。看守所的考勤记录显示:从出院后到现在近两年时间里,王世林出勤582天,加班80多个小时。(记者 夏吉春 通讯员 田中)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