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濮阳阳光大厦见闻

2012-12-10 16:04:0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王保纯(左三)、刘先琴(右二)在濮阳市阳光大厦采访。刘献卿摄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响亮口号。来濮阳市之前,听说这里建立了阳光大厦,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全都公开办理。11月初,记者到濮阳实地采访。

走进宽敞明亮的一楼便民服务大厅,见社保中心、医保中心、劳动就业处、人才中心、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交通运输局等6个单位标识牌一字排开,59项审批服务项目指示牌一目了然。大厅为群众提供了柜台式服务,还设置了等候区,配备了饮水处,让群众仿佛到了家。

市纪委常委、阳光大厦行政服务中心主任李剑飞告诉记者:“过去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办理都是分散办公,群众办事常常要跑很多地方,盖一圈图章下来多时要达几个月。常出现‘门难进、脸难开,事难办’的情况,办事效率低,还容易出现腐败行为。”

他说,近年来,濮阳市提出,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和省际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市政府各部门一定要转变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展现开放文明、务实创新的形象。今年8月份,全市统一的阳光服务平台——阳光大厦正式运行,44个单位进驻办公,264项行政许可和服务项目在此一站式办理,集中解决与市民生活及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

十八大后,濮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要求,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加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求“阳光政务”、“高效行政”,让投资者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阳光大厦运行3个月,得到了群众的好评。从山东到濮阳市工作的职工魏华,转办养老金手续,环节牵涉社保、银行等多个单位,“外地其他人好几年都没有办好,在这里一个小时就有了结果,我真没想到!”中心还收到了一大摞感谢信。李剑飞说:“我们反复声明不接锦旗,群众便送来这么多感谢信!”

在三楼和五楼,记者采访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中心副主任曾献瑞说:“公共资源交易包括市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国有土地招拍挂、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等项目。这些项目一向敏感,最受社会关注,同时事关濮阳的开放、公正形象。为此,交易中心采取了公开与保密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公共资源公开透明地交易。”

记者查看了大厦的6个现代化的开标室和评标大厅。曾献瑞告诉记者,公共资源交易项目都是在互联网上面向全国公开发标,投资者可在千里之外下载标书,远程报名投标。这些是公开的。但在评标阶段则是保密的。记者观察到,评标大厅进门处,装有与飞机场安检一样的自动检查系统,评标者要被收掉手机,然后进入一人独处的电脑工作室审定,“人工评定”之后为“电子生成”,最后公开结果。

据介绍,这些评标者来自于由全国500多位专家构成的专家库,随机抽取,而负责项目的中介机构也是摇号抽取。他们不需要感谢谁,只对项目负责。这些就解决了围标串标、幕后交易等问题。据介绍,濮阳公共资源项目招投标公开后,参与投标竞争的企业大幅增加。原来一个招投标项目只有五六家企业报名,现在已发展到几十家。

在濮阳经商的魏先生前段时间参与了一个招投标项目。短短几天,他就接到濮阳市电子招投标系统发来的短信:“您已经成功获得该项目的建设权,请于3日内到阳光大厦4楼电子信息化大厅办理相关手续!”

在三楼开辟的重点项目联审联批服务大厅也很有特色。这个大厅进驻了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等19个单位,审批82个服务项目,据介绍,过去审批是串联,一个一个部门办,一办就是一年多,而这条“快车道”采用了并联方式,审批时限缩短了40%以上。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手续都可以在大厅窗口办理完成。为了更好地监督工作人员办公,阳光大厦还在四层专设电子信息化大厅,市监察局驻场监察室,主要是对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情况进行视听监督,同时受理群众投诉。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立,尤其是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公共资源透明交易,使这个领域的权力腐败行为从源头上得到有效预防治理。”濮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阮金泉说。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行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233个,交易总额40亿元,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 王保纯 刘先琴 通讯员 刘献卿)

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 ——访党的十八大代表、濮阳市委书记段喜中

    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作为石油城,濮阳过去一直依托石油发展,请问濮阳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有什么新思路、新目标?

    段喜中: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十八大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投入到这一伟大事业中去。就目前看,濮阳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濮阳必须实施赶超发展,才能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重大命题。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中原经济区即将进入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新阶段。濮阳要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濮阳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过去一直依托石油开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濮阳市必须明确今后发展的战略定位,我们提出了建设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化”融合链接的示范区、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融合的前沿、省际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新目标。

    濮阳新的战略目标的确立,催生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近年来,濮阳市发展步伐加快,随着一大批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人民群众的精神获得极大的振奋,他们看到一个新的濮阳正在到来。

    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成小康社会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请问濮阳市在加快发展中如何保持这一工作状态?

    段喜中:近两年来,市委持续开展以“创新思想观念、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的“一创双优”活动。这项活动就是要破除自我封闭、小富即安等旧思想、旧观念,树立“开放、创新、超前、大气”的新理念。我们提出的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的中心任务,得到了全市上下的广泛认同和拥护。大家立足早干、快干、多干,强化措施,强力推进,“用心、担当、效率、一流”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现在,多年沉闷、被动的局面被打破了,濮阳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指标在河南省实现了位次前移。

    “一创双优”活动是实现濮阳赶超发展的动力。这一活动可以在十八大报告中找到依据和契合点。下一步我们要把活动推向深入,一点一点干、一天一天干、一年一年干,为群众谋更多的福祉,圆百姓心中的小康梦。

    记者: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作为地级市,与群众直接接触很多,请问,濮阳市是如何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

    段喜中: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构成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完整体系。干部清正了,政府才会清廉,政治清明便不再遥远。就濮阳来讲,要按照十八大精神,大力建设“廉洁濮阳”,从教育、制度、监督、纠风、改革、惩处等多个层面入手,把十八大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部署落到实处,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效。

    首先,要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建设全国一流的干部警示教育基地,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各级干部进行警示教育、提醒教育、关爱教育。其次,要加大制度创新和改革力度,特别是要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重点建设完善好“阳光大厦”,把各种审批权和工程招投标纳入阳光大厦公开运行,同时,推行阳光用人、阳光财政,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再次,加强作风建设,大力治理干部中存在的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在今年的“一创双优”活动中,我们对庸、懒、散等消极行为进行了大力治理,下一步继续开展干部庸、懒、散、奢专项治理,重在治“奢”上加大力度,以良好的干部作风促政风带民风。第四,要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关注民生,维护民利。第五,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以严肃惩处推动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提供纪律保证。

    (记者 王保纯 刘先琴 通讯员 刘献卿)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光明日报:反腐败关键是约束权力
·十八大报告针对权力运行首次提出“四个监督”体系
·权威专家详解如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让人民监督权力
·吉林给权力装上“安全阀”
·权力运行“开箱入笼”——来自基层的中国改革报告

·权力运行“开箱入笼”——来自基层的中国改革报告
·来自基层的中国改革报告:权力运行“开箱入笼”
·制约权力的根本在于厉行法治
·山西省规范权力运行 设立公开举报电话9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