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泰安起用老民警进社区盘活基层基础工作

2012-12-10 14:40:2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东法制报 

    今年以来,泰安市公安局以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建设为指引,立足内部挖潜,主动整合资源,积极组织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民警进社区,扎实做好合成巡防、“社区六进”等警务工作,在破解基层警力紧张难题、深入推进社区警务、 增强公安机关社会管控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沉到社区的198名老民警共上门走访群众40余万人次,为群众提供捎带办证等服务 1.7 万多次,化解矛盾纠纷8千余起,收集有价值的案件线索1千多条,全市社区街面现行违法犯罪同比下降了17.45% ,形成了公安工作阵地前移、社区警务运行顺畅、警力资源有效盘活、治安防控网络严密、警民关系密切的良好局面。

    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关键要有一支沉得下、留得住、扎得深的专职化社区民警队伍。为打造这样一支队伍,今年年初,市公安局党委对此专门进行了细致调研。泰安市公安局总警力大大低于全省和全国占人口比率的平均水平。 广大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严重制约着公安工作的发展。在现有警力短时间内不能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完成公安部、省公安厅“一区一警”的社区警务战略配置要求?

    面对的情况是:一方面,派出所等基层单位的警力非常紧张,现有的社区民警要参加接处警、值班备勤、合成化巡防等任务,社区治安防控薄弱,出租房屋、暂住流动人口管理还存在死角,侵财类可防性案件时有发生,直接影响群众安全感。另一方面,全市有500余名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老”民警,离开了一线工作岗位,他们当中大部分民警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精通,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愿意继续在一线为公安事业贡献力量。如果把这一部分警力盘活用足,可以有效破解基层警力不足的难题,实现基层警力“无增长改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对年轻民警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基层民警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提升。

    经过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市局党委一班人达成了共识:做实社区警务,必须立足“内部挖潜、整合资源”,盘活、用好老民警这支队伍,组织老民警进社区专职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实现“一警多能、 综合管控”,使其成为充实社区警力、打牢基层基础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快速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市局成立了由局长槐国栋任组长的老民警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出台《关于在全市公安机关推行老民警进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对老民警选配原则和程序、职责任务等进行了明确,从制度层面解决“警力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和“干什么、怎么干、怎么管”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泰安市公安局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为老民警进社区解决了经费保障等问题。

    抓好宣传发动和选派工作。向全市公安机关各警种岗位上的老民警发出邀请,要求参与选派的老民警必须具有执法资格,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思想觉悟高、作风硬,熟悉群众工作,具有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工作能力,能胜任社区民警工作。通过自愿报名、调查审核、正式选派等环节,全市分5批选派了198名老民警进驻198个社区开展工作。

    “有困难找社区民警老王去。”在泰山区岱庙办事处花园社区,这句话成为了许多社区居民的口头禅。

    花园社区是泰山区的一个老社区,社区居民多、 商户多、 不封闭,治安防范任务非常重。曾任泰山区公安分局法制副科长的老民警王永毅进驻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构筑“社区防范网”,组建起了由社区老干部、楼长和治安积极分子参加的社区合成化巡防队。同时,积极开展法制宣传、警民议事,努力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花园社区实现了连续 10 个月治安刑事案件“零发案”,社区居民对老王赞不绝口。

    进社区的老民警在辖区派出所领导下,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 管理实有人口、 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将可防性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他们根据居民的生活、工作规律和治安状况,以社区为家,以居民为伴,实行弹性、错时工作制,每周驻社区开展工作时间远远超过40 小时。他们一警多能、 综合管控,在做好走访调查、宣传发动、巡逻守护、 实地检查和警情通报的基础上,重点抓住群防群治力量的组织、发动工作,发挥“五大员”作用,有效提升了社区警务效能。

    延伸巡防触角,老民警成为社区平安“巡逻员”。老民警把合成化巡防向社区延伸,组建了 151 支社区合成化巡防队, 1 万余名社区巡逻队员、小区保安员、治安联防员、治安志愿者通过巡逻走访、守楼护院等方式,开展社区巡防工作。在老民警的积极协调下,有关的社区居委会还对 37 个开放式小区进行了封闭改造,新建有人值守的停车棚 129 处。通过巡防,社区巡防队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 300 余人,破获刑事案件 100 余起,查处治安案件 300 余起,收缴非法宣传品 5400 余份,摸排出的210 条线索共破获刑事案件 16 起,抓获网上逃犯8 人,打击处理 24 人。今年 11月 11 日,财西社区的老民警陶继航等人在巡逻走访中发现财源大街电机厂宿舍疑似租住了传销团伙,立即向财源派出所和财西居委会反映,一举端掉了三个传销窝点,抓获非法传销人员 26 人,深受其扰的居民拍手称快。

    依托“公安民生服务站”扎实开展“社区六进”,老民警成为治安防范“ 管理员”。 市局通过“社区公安民生服务站”,把派出所、交警、 消防等多警种和社保、 民政等社会单位的资源统筹整合在一起,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拓展社区警务外延。老民警以此为依托,把“ 社区六进” 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在御碑楼社区公安民生服务站,老民警通过“网上派出所”在线答复群众咨询3200 多次,建立社区营业场所基础台账 600 多份;协调小区规划了 98 个停车位,方便居民停放车辆;在社区开展消防宣传30 多次,指导建立了社区消防队,配备了消防器材,排查出社区火灾隐患 200多条。

    加强信息采集,完善社区管理,老民警成为社情民意“ 信息员”。进社区老民警充分发挥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每天沉在社区一线,收集基础信息及社情民意。 他们依托社区基层组织和楼长,以住房为基础,以实际居住人员为对象,以逐楼逐户逐人上门走访调查为手段,动态更新人口信息,登记备案出租房屋,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防范盲区。今年以来,进社区老民警共入户走访 3 万余户,累计登记流动暂住人口 3.5万人,出租房屋2 万余户,绘制社区平面图、房屋结构图 300 余张,收集各类基础信息 12900 多条。这些信息全部被录入实有人口、实有房屋“ 网格化” 管理系统,有效夯实了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管控工作。

    化解矛盾纠纷,积“小安”为“ 大安” ,老民警成为矛盾纠纷“ 调解员”。 老民警进入社区之后,把“警民议事会”建到社区,把工作阵地前置到社区,用扎实有效的群众工作,定纷止争、息事宁人,用社区的“小平安”累积成全市“大平安”。今年以来,进社区老民警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8000多起,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在花园社区老民警王永毅的指导下,该社区居民陈桂兰等8 人自发成立了“ 民事纠纷民间调解室” ,邻里、 家庭之间发生纠纷后,陈桂兰等人立刻上门调解,把大量纠纷化解在了萌芽状态。进社区老民警还把矛盾纠纷化解延伸到了大项目建设现场。宝盛集团投资兴建的泰山宝盛广场是市里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派驻七东社区的老民警提前介入、主动工作,“用情维稳、 用情化解” ,逐户上门开展法制宣传,排查、调解了大量因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有效保障了该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真情服务群众,密切警民关系,老民警成为社区群众“ 服务员”。进社区老民警始终把热情服务群众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重点,及时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花园小区 15 号楼的侯某不幸遭遇车祸,行动不便,老民警王永毅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他的身份证丢失需要补办,主动帮其补办好送证上门。 10月8 日下午2 点,王永毅在社区巡逻时发现36 号楼的苏某家中发生火灾,立即拨打 119 报警,疏散周围群众,联系苏某家人,协助消防队员及时将火扑灭,避免了更大的经济损失。后七里社区的老民警协调社区建立了“失足青少年社区帮教中心”,联合社区各方面力量对失足青少年进行全方位帮教,群众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梁圣军 徐国涛)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