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南市公安局坚持“警务跟着社情民意走,警力围着群众工作转”,依托信息化平台,全面整合民生诉求,搭建了集咨询建议、办牌办证、 举报投诉、 回访落实、 监督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济南公安民生警务平台,做到了“一网受理、一站办结、一线回访、一口回复、统一考核”。平台开通以来,共办理民生警务74万余件,满意率达99% 。
实现民生诉求“一网控”: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服务。平台建设“全统筹”。对市政府12345 热线、市纪委政务监督热线、领导批示件、群众来信来访、互联网局长信箱、网上信访等群众诉求渠道进行全面梳理,全面统筹,科学论证,建立了“三级协同架构”民生警务平台,全警应用,信息共享,实现一站式服务、交互式办公。民意诉求“全汇集”。依托云计算中心平台,自动抽取涉及公安民生诉求的信息,以及公安窗口服务信息,纳入民生警务平台管理运行。开通民生警务热线、民生警务平台手机版、公安民生服务在线,有效拓展民意诉求反映渠道,同时,对各种民生诉求,以及入户走访、办事办案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录入系统,实现统一接收、分类整理、高度共享,为平台深度应用、 分析研判、 服务为民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安工作“全掌控”。在平台中开发嵌入了“领导指挥研判功能模块” ,不管是主要领导还是分管领导,根据管理权限,都能全面直观地了解本辖区或分管面案件办理、群众意见建议、民警办事效率等情况,真正实现了一目了然、 掌控全局、扁平指挥,提高了决策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民警行为“全监督”。按照现代管理理念和公安民警考核机制,对各单位受理量、及时签收、 按时办结及群众满意率等情况全面记录,实时了解民警对群众的服务态度、办理结果、工作效能等情况,并与民警的日常绩效考核直接挂钩,纳入单位全方位目标考核。民警处理民生诉求办理过程全部可查、可看、可考,实现了全过程实时监督。 每周、 每月对各单位民生警务工作情况、考核结果在平台主页公布通报。
一网控”改变了过去公安机关在解决民生诉求上流转层次多、工作效率慢等现象,建立了“统一接收、快速流转、分类整理、高度共享”的公安内部电子警务平台,成为服务民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突破口。
实现民生诉求“一网办”:变“层层转办”为“扁平直办”。普通诉求“一线推办”。民生诉求事项由市局(一级)受理后,系统自动根据中文语义提示办理单位、督办单位、诉求类别,直接推送至具体办理单位,责任落实到人,同时推送到部、处、支队、 分(县)市局(二级)督办。责任民警第一时间与诉求人员沟通交流,第一时间了解案情、走访落实,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理效能。 每天平均推送办理民生诉求事项 160 余件,直接扁平化推送至科所队直办的达85%以上,办结时间较传统办法缩短了近70% 。民生清单重点督办。对尚未开始办理、正在办理、逾期没有办理的诉求自动列表,形成“民生清单”,实行重点督办,确保及时办结。对重要诉求和涉及民警违法违纪的诉求,启动审批和提请会商流程,统一答复办理。特别是对责任主体难落实、工作难度大的复杂诉求,组织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分析,落实责任、跟上督导,确保问题有效化解。
集中诉求部门联办。针对涉及多部门业务的集中民生诉求,各部门依托民生警务平台高度共享诉求信息,齐抓共管、通力合作,改变各自为战的民生诉求处置模式。平台运行以来,先后将群众通过多种渠道反映的热点问题推送到相关分局、涉及派出所及治安、 交通管理部门,各单位联合会商、 各司其职,集中开展整治行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全程流转实时查办。民生警务平台具有“流程跟踪”功能,诉求内容、转办单位、承办单位、处理人、办结情况、回复和回访情况,每一个环节、时间节点都一目了然,保证了事项的办理进度、过程公开透明。同时,在办理事项的签收、 签批、办理、 答复等各项流程中,各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承办人均会接收到短信提示,系统中自动保留签收、签批工作轨迹,实现了办理工作实时显示和全程流转监督。
实现回访互动“一网通”:变群众上访为群众上网。公安业务全面回访。 依托民生警务平台,对 110 接处警、户政、出入境、车驾管等所有公安窗口业务及案事件设定标准规范回访内容,通过系统短信进行全面回访,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同时,建立回访数据库,所有回访情况全部登记录入。对群众到公安服务窗口办证进展情况、车辆交通情况,以短信形式向群众发布“温馨提示”。民生诉求三级回访。建立市局、分县(市)局、科所队三级回访机制,采取短信、固定、人工等形式进行回访。一级回访由基层科所队办理完成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短信发给诉求人,征求对办理结果是否满意以及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当一级回访不能满足当事人的诉求时,实行二级回访,推送至办理单位的主要领导和督办部门,对群众诉求进行再了解、再办理、再落实后,进行人工回访。 对回访满意的,计入市局回访系统;对回访仍不满意的,进行三级回访,推送至市局领导签批,组织纪委、督察、法制、民生警务平台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调查落实、协调解决。 重复诉求规范回访。通过智能化比对,对重复诉求事项按照首问负责制办理,统一规范回复口径和内容,减少工作重复,确保答复的唯一性和权威性。目前,通过智能化比对减少的工作量超过 20% 。疑难诉求督办回访。对三级回访后群众仍不满意的诉求,推送至市局分管领导工作平台,组织有关警种、部门进行专题研究,下发督办通知单立项督办,妥善解决合理合法诉求,耐心教育疏导要求过高、纠缠取闹的诉求。
“一网通”打通了群众诉求渠道,一位多年上访反映问题的群众说:“ 民生警务平台真管用,‘上访’不如‘上网了’。”
实现服务民生“一网考”:变机械应对为精确制导。严格考核保障运行。制定了《民生警务平台管理办法》,明确各级公安机关平台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管理员职责,严格督导考核。民生警务平台对诉求信息的接受、办结、退办、回访、群众满意度等情况自动计分,每周、每月进行分析排名,定期通报,并记入年终综合考评成绩。严格落实责任倒推制度,对民生诉求事项中涉及公安机关、民警的突出问题进行责任倒查,确实存在违法违纪问题的依法进行处理。科学研判服务决策。民生警务平台对来自各个渠道的民生诉求按类别、警种、区域、时段,以饼状图的形式进行自动统计、智能分析,直接显示群众对哪些问题反映比较集中,哪些问题解决不好、落实不到位、群众不满意,通过预警推送相关单位,使各单位明确一段时间群众关注的重点,及时调整方向,改进工作。对热心关注公安工作、在平台上反映问题较多的群众以及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主动聘请他们为“济南公安民生警务优秀监督员”,定期通过短信、电话、 上门走访等形式,征求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全面落实。通过民生警务平台对群众的诉求数据进行深度梳理、归类、分析,及时发现公安机关业务工作、队伍管理、服务效能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全面落实整改措施。 积极响应群众建议和呼声,先后推出防电信诈骗电话、户口证件预约服务、 网上车管所等《济南市公安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便民利企 42 条新举措》;实施领导干部联系企业服务跟进和机关民警对接村居制度,组织 700余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 5097名市、区 (县市)局机关民警深入基层、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2 万余件。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交通拥堵等问题,采取市区主干道辅道推行禁停、交通微循环改造、交通信号优化工程等措施加强交通管理,市区路网通行能力平均提高 10% 左右,交通拥堵报警环比下降 25.7% 。完善机制做强队伍。建立完善以考核工作质量和绩效为主的科学指标体系,以民警网络工作痕迹为依据,从与之关联的民警日常工作应用的警综平台、民生警务平台和相关业务系统中自动抽取数据,直接生成考核结果,实现服务民生、工作绩效、队伍建设“一网考”,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科学健康发展。(李平伟 史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