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法律文化,不仅体现法治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作为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检察职业特点和精神内涵,是推动检察工作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也是检察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一、检察文化的概念、内涵
检察文化的概念理论界众说纷纭,有的研究者认为,检察文化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检察工作人员的检察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它包括检察思想、检察规范、检察设施、检察技术等方面。[1]有的研究者认为,检察文化单指精神文化,即支配检察工作人员进行检察实践活动的意识、理念、方法等精神文化,是作为管理理论而言的检察文化。[2]笔者赞成前一种观点。
2007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张耕在全国检察机关文化建设巡礼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检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衍生的文化现象,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检察文化建设涵盖检察思想政治建设、执法理念建设、行为规范建设、职业道德建设、职业形象建设等等。”从结构上看,检察文化是具有检察工作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检察文化作为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形式,其特点是将检察机关对物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结合起来,将以往以物为重点的管理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检察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特定检察机关长期的执法活动中,由其特有的执法理念、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在全体成员中潜移默化而形成的一种个性。
二、检察文化的发展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明确规定设立国家的检察机关。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但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在“左”的思想和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受到严重阻碍,一段时间内检察机关处于名存实亡状态。“文革”期间,1975年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25条规定:“检察机关的职权由各级公安机关行使”,检察机关一度被撤销。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恢复重建各级人民检察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检察机关真正回归其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职能,并得以迅速发展。直至此时,作为中国特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检察文化才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将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注意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检察文化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2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把检察文化建设作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主要内容写进《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2003年,广东省首开先河,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提出建设检察文化,下发了《关于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意见》。2011年6月22日,中国检察官文学艺术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国检察官文联正式成立。
三、检察文化建设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检察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检察文化应当体现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3]的精神,体现法的精神本质,是检察干警长期献身于人类社会公平正义的优秀品质的积淀。促进检察工作健康发展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1、导向作用。优秀的检察文化集中体现了检察职业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它是检察人员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价值取向,必然对检察人员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意志指引,促使检察人员接受共同的精神认知,并以共同的认知为参照,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乃至整个精神世界,以与检察群体保持一致。
2、凝聚作用。检察文化建设可促使检察人员产生目标、准则和观念的认同感,产生对检察群体的归属感,作出凝聚在检察群体之中的应然选择。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正是“主人翁”意识的基础,有利于增强检察群体的统一和团结,进而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3、激励作用。检察文化主要是检察群体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体系,具有心理激发力,弥漫于整个检察群体氛围,维系着检察群体所有成员。检察人员在赖以检察文化而生成的共同价值理念的作用下,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动力,激发着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约束作用。检察文化对每一个检察人员会形成一种无形的、理性的约束。同时,作为检察机关,为了促进法律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也必须将检察文化中共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等元素具体化,建立制度体系,以有效规范检察人员行为。
5、辐射作用。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通过各项检察活动,向社会传达、辐射着检察群体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管理理念、群体精神,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产生影响。
四、当前检察机关中检察文化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文化育检”战略,充分发挥检察文化的作用,在检察文化的理论研究、组织推动、制度创新、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目前在实践中,由于受地域、经济、文化传统等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基层检察院尚存在着对检察文化重视不够,检察文化内在本质把握不准确,以及检察文化建设表层化、庸俗化、功利化的问题。
1、对检察文化及其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对检察文化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够清晰,将检察文化理解为仅仅就是检察系统内部开展的文艺、体育、娱乐等活动,认为只要加强政治和业务方面的学习、努力工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就可以,仅仅是将检察文化建设作为法律监督活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检察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表层化的局限和误区上。甚至认为开展检察文化活动是对正常工作秩序的冲击,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认为把有限的资金用来开展检察文化活动是浪费、是搞花架子、是形象工程等,未意识到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只注重物质表现形式,忽视检察文化建设的内在本质。把检察文化建设等同于基础设施等后勤工作安排,着重强调其改善检察人员工作、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甚至把检察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同于机关环境的美化和丰富检察人员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机关环境和娱乐文化,偏离了检察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3、完全照搬盲目模仿,检察文化建设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检察文化既有共性的一面,也应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但是,在实际中,有的检察院在推进检察文化建设过程中,尚未注重体现本地区、本院及检察人员的自身特点、传统和发展趋势,盲目照搬照抄其他检察机关的经验,使检察文化建设趋于庸俗化,功利化,未能发挥检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五、推进检察文化建设的途经
(一)深入调研了解文化需求。一是了解干警文化需求,协助解决好干警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帮助干警树立正确的文化需求观;二要改善检察机关的技术设备、办公条件和后勤保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利用现有场所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院内的文化氛围;三要通过检察文化建设促进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以检察文化来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以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经常性教育机制为手段,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不断促进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
1、要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为载体,把学习十七大精神和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观念,为严格、公正、文明和廉洁执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经常性教育机制,始终将检察机关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科学执法理念,严格依法办案,注意克服办案中存在的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倾向,注重保障人权,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3、要进一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以执法办案的关键环节为重点,建立健全业务工作运行规范、执法质量保障规范,完善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加强指导和监督,保证各项制度和规定落实到每一个执法环节、每一个具体案件和每一个办案人员。
(三)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实践中塑造检察文化。
1、深化检务公开。继续扩大检察宣传,在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的同时,精心办好检察网站,拓展影视等媒体的有形宣传,以扩大检察影响,宣传检察工作的意义,传播检察文化。
2、加强窗口建设。要通过推行首问责任制,落实文明接待的具体措施,并及时对群众举报进行分流、初查和反馈,取信于民。推广文明用语,规范检容检貌。
3、多为群众办实事。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扶危济困,见义勇为,以实际行动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4、加强与人大政协的联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改进工作。
5、活跃精神生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以优秀文化占领干警的思想阵地。加强检察文艺创作,讴歌检察战线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弘扬检察文化。
(四)要向科技要效率,走科技强检之路。提高干警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也是检察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基本前提。要加快知识更新,增强科技意识,提高业务素质。要积极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政府的支持,加大对检察工作的投入。在改善办公条件和行政装备的同时,尤其要突出计算机局域网、多媒体示证系统、侦查设备的建设,提高检察工作的科技含量。
在检察事业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检察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动力,为检察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精神武器。检察文化建设是一个新事物,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法治精神,同时,检察文化建设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培育、弘扬。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首先必须从组织上、思想上、行为上和检察文化接轨,自觉摒弃种种不良习气和作风,以自己的检察实践来丰富和推动检察文化建设。总之,加强检察文化建设,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在完善中前进,进而来推动检察工作的全面发展。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人民检察院 程泽方
·“广西检察文化之旅”活动启动
·活化形式实化内容强力打造特色检察文化
·张耕在内蒙古调研时强调 做好检察文化共建工作
·检察文化发展构想
·辽宁海城:检察文化体系推动老先进再次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