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特殊人群

“宝贝”回家有多难?——流浪儿童问题现状调查

2012-12-09 13:00: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从身体“回家”到心的“回归”有多难?

    救助人士介绍,离家出走是儿童反抗家庭暴力或逃避家庭矛盾的一种方式,很多家长缺乏管教的技巧,孩子被救助机构送回来后仍然遭遇训斥和暴打,流浪儿童感到现实和期望相差太远时,就会再一次离家。

    据了解,为了让这些儿童不再流落街头,云南省各级政府救助站对于能提供家庭住址的孩子,一般是及时护送回家,原则上可在救助站待10至30天;查不清地址的可在救助站待半年时间。

    “流浪儿童救助机构是一个临时应急的庇护站,最终的目的都是送孩子回到父母的怀抱。但没有稳定的家庭生活,孩子仍然会远离健康成长的环境。”张玲说,流浪儿童回家到回归路途漫漫。

    目前,家馨社区在昆明市中心设立了外展点,给流浪儿童提供饭食和白天休息场所,成立“儿童村”接收不愿意回家的孩子,还开展“类家庭”服务。

    据了解,“类家庭”是一种集看护、疏导、教育于一体的亲情化救助方式,是为那些不愿回家的流浪孩子创立的模拟家庭成长环境,有专门的“爸爸”“妈妈”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让这些孩子有个自己的“家”,逐渐向正常的社会生活过渡。

    龙丽辉介绍,由于费用较高,家馨社区现在仅有两个“类家庭”,由两名阿姨负责,均在昆明市区,各有6个小孩,家馨社区为每个孩子每年支付的管护费用在1万元左右,这还不含学费。目前通过“类家庭”的帮扶,一些小孩的学习成绩逐渐稳定。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