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盐城:平安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2012-12-07 16:50:2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我只是随手做了一件事,没想到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说起自己因在高速路上防止多辆汽车追尾,挽救数十人生命而当选 “盐城平安好人”的事,建湖居民成飞依然十分腼腆。如今,当选盐城“平安好人”已成为令江苏盐城市民倍感自豪的荣耀。

    眼下的江苏盐城,平安行为普遍养成,见义勇为蔚然成风,人人共建平安、人人共守平安、人人共享平安已经成为全市的社会风尚。这一可喜局面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盐城市公安机关近年来大力推行的平安文化建设。所谓平安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在平安创建中融入文化元素,用文化手段丰富平安建设,用文化的力量来影响全社会、提升群众安全感,以文化的特有功能助推平安建设。

    入脑入心,平安文化逐步在群众中扎根

    市民心得:茶余饭后散个步,就能学会不少安全防范小知识

    “我们每天都被‘平安文化’包围着,你们看,平安箴言、平安轶事无处不在,诗歌漫画、小品歌谣到处都是。”家住大丰市区御景家园、今年65岁的韦还英告诉记者:“好些平安知识已内化到我们脑子里了。我们自己开玩笑说已经被‘武装’到牙齿了。”

    平安文化进小区是建设平安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大丰市御景嘉园小区始建于2009年,29幢居民楼,998家常住户,常住人口近5000人。走进小区,随处都能感受到平安文化元素:小区内的道旗、文化墙、宣传栏、屏风长廊,写满了平安箴言、平安轶事、平安谚语,小区广播里循环播放着平安文化主题的歌谣、相声。“茶余饭后在此散步,潜移默化地就学到了许多安全防范、化解险情的小知识,无形中就受到平安理念、平安知识教育,的确受益匪浅,这两年来小区就没有发案。”居民张强告诉记者。

    在大丰市,近千米的“平安文化一条街”,触目所及均是平安文化理念的普及与宣传。此外,大丰市还规划建设起交通消防主题公园、平安法制主题公园,做到“一镇一园”,在各镇公园建设中融入平安文化元素;市文化馆设立平安文化长廊,展示以平安文化为主题的摄影、书画、文学作品;游人众多的施耐庵公园,则建成了平安文化主题广场,利用园内自然景观和水浒文化元素,宣传消防安全和交通安全知识,寓教于乐,防患于未“燃”。

    用平安文化来引领和丰富平安建设,着力从公众平安意识培育、平安理念确立、平安知识普及、平安行为养成等方面建设具有盐城特色的“平安文化”,以文化的特有功能助推平安建设,不断提高平安建设科学化水平。盐城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夏存喜对记者说:“现代社会管理需要文化新内涵。平安文化实际上就是用文化的元素、文化的形态、文化的方式,在更高层次上对平安创建的推进和深化。”

    形式多样,平安文化载体不断创新

    “@喵喵小女警”成网上红人,水浒众英雄玩起了“穿越”

    “‘骗纸’花样再多,目的只有一个!诱使你汇款。”生动有趣的漫画,再配上通俗诙谐的网络语言,简简单单一组四格普法小漫画,一下子就在网络上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而滨海县公安局警花 “@喵喵小女警”缪格林,更是受到粉丝们的追捧和热议。

    “喵喵小女警系列漫画”包括“聪明仔系列”、 “安全防范系列”、“派出所轶事系列”等,内容为 “小喵”教大家如何识别小偷、提醒小朋友暑假中如何进行安全防范等。形式活泼、风格诙谐,于生动幽默中普及了安全防范及相关法律知识,深受市民欢迎。

    利用新媒体、创新宣传手法,是盐城平安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在大丰市区施耐庵公园的消防文化广场宣传栏里,人们熟悉的水浒英雄玩起了穿越:“及时雨”宋江拿起了消防水龙,“浪里白条”张顺勇救落水儿童,“黑旋风”李逵擎起了消防斧头……

    204国道是盐城市唯一一条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总长238公里,沿线有26个乡镇,日均车流量3万辆次。过去,由于支(叉)路分布多,交通安全设施缺失,人流、车流、物流量大,造成该路段事故高发,如何使这条交通大通道变 “死亡之路”为 “平安长廊”,多年来一直是沿线公安机关苦苦思索的难题。

    2011年4月起,盐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在204国道沿线专门聘请了46名民间艺人担任交通安全宣传员,组织编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作品,在农村群众聚集场合巡回演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全市农村地区亡人道路交通事故全面下降,204国道交通事故起数、亡人数降幅分别达33.3%、46.7%。

    多些人性化,少些说教味。在全面推进平安文化建设过程中,盐城市公安机关按照“从无形到有形、再从有形到无形”的思路,注重整合创新,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有形物化载体教育引导群众、传授平安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塑造人。如今,“平安盐城”建设让每一个盐城人都真真实实感受到了好处,“平安”已成为盐城的闪亮招牌和城市名片。

    聚沙成塔,平安文化凝聚“正能量”

    从儿童抓起,从社会“细胞”抓起,形成平安文化的强大号召力和影响力

    11月9日下午,在盐城市公安局三楼会议室里,一场隆重而又庄严的“盐城平安好人”表彰大会正在召开。在热烈的掌声和激昂的乐曲声中,当选为“盐城平安好人”的20位市民身披绶带,胸戴红花,走上了领奖台,收获属于他们的光荣与梦想。

    “说我是平安好人,真不敢当。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离我心目中的平安好人还有很大距离。”因勇斗歹徒而当选为 “盐城平安好人”的年近六旬的患癌老汉王寿虎显得有些腼腆。三次跳下寒冷河水勇救四人的大丰送水工顾桂华、高速路上挽救数十人生命的建湖居民成飞、不顾个人安危勇斗歹徒的韦书、享誉全国的“7·21”北京暴雨盐城农民工救人团队……面对危难和死神,这些盐城人挺身而出,大义凛然,用瞬间的选择,维护正义,担当道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了一曲曲动人的正气之歌,在全市上下汇聚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据了解,仅去年以来,盐城先后奖励见义勇为人员1200余人,颁发奖金、抚恤金近300万元。其中11人后来分别获得 “江苏省见义勇为模范”、“江苏省新市民”和“江苏省见义勇为好司机”荣誉称号。

    在推进平安文化建设过程中,盐城市公安机关还通过组织警民联勤、义务巡防、邻里互助、楼长制等形式把居民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建设平安家园,通过少年警校、小手拉大手等形式,从少年儿童抓起,不断放大平安文化的渗透效应。同时,组织开展“平安好人”、“平安家庭”、“平安单位”、“平安卫士”评选活动,从个体、家庭、单位等社会“细胞”抓起,推动平安文化深入人心、践之于行,形成了平安文化的强大号召力和影响力,对全市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明显的正面效应。据了解,今年以来,盐城市各类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6.2%,“两抢”警情同比下降19.7%,全市交通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2%和11.7%,火灾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 76.4%和66.7%。(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沈爱东 王柱军)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