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公共安全

广东:喝上“放心奶” 吃上“放心菜”

2012-12-07 16:40:4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南方日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始终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之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并明确要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围绕着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链条,广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解决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等各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2012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食品安全首次上榜“10件民生实事”;我省目前大力开展的“三打两建”行动中,食品安全也成为重点领域;广东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也正在加快推进。这些都显示出,广东更加注重解决深层次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民生实事的长效化发展。

    ■百姓期待

    人物 广州市海珠区某医院王医生

    期待 内地也可以买到放心奶粉

    尽管自己在医院妇产科工作,但当上妈妈不久的王医生还是常常为宝宝的奶粉问题犯愁。王医生的儿子现在刚刚6个月大,正是嗷嗷待哺的时候,由于近年来奶粉种种质量问题屡屡见诸报端,让她有些不放心。于是,王医生经常催促丈夫委托亲朋好友帮忙在香港代购婴儿奶粉。

    “幸亏是在广州,亲朋好友去香港的多,要是在别的地方估计没这么方便了。”在王医生的眼里,港版的美素、惠氏、雅培、美赞臣都是质量的代名词。她告诉记者,就价格而言,香港奶粉其实和内地的也差不多。前几天,王医生托朋友从香港带回两罐港版的美素,二段(6个月至1周岁)的价格为260港元,换算成人民币也仅为208元,这和内地的中高档奶粉价钱相差不大。

    “如果婴儿每次喝奶粉在150毫升左右,那一个月奶粉消耗量就要达到4—5罐,长年下来数量很惊人。”王医生说,鉴于这种情况,并不常去香港的她会经常托亲朋好友“寅买卯奶粉”——提前购进数罐稍大月份用的奶粉“囤积”在家,以防宝宝长到对应月份后因为没有及时采购而“断供”。

    对于未来的期待,王医生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管,真正让老百姓在内地也能买到放心的产品。她告诉记者,一想起媒体报道的“大头娃娃”、出口奶粉质量优于内销质量等新闻时,就会觉得心里堵得慌,“老百姓也没图个啥,就是想花钱花得平平安安,奶粉也只不过是其中一面镜子罢了。”

    人物 广州市大沙头摄影器材经销商彭女士

    期待 黑心企业只要违法就不能翻身

    “对现在的食品安全,我们老百姓有时真的是很无奈。”在广州大沙头,个体户彭女士摇头苦笑道。相比起王医生的烦恼,孩子已经过了喂奶年纪的彭女士倒是不需要为婴幼儿奶粉发愁。但是,近些年乳制品大品牌的质量危机,还是让彭女士心惊肉跳,越来越少吃乳制品,即便偶尔购买,也只会选择本地品牌的产品。

    由于生意原因,彭女士经常往来香港,于是便成了帮许多亲朋好友代购奶粉的“搬运工”。过去,彭女士去香港买的主要是相对内地便宜的化妆品、服装和奢侈品,而在她现在的采购清单中,奶制品、罐头等食品类产品成为大头。

    彭女士烦心的还不止是乳制品的质量问题。近年来,餐饮环节也传出不少地沟油、非法添加剂、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这让彭女士不得不减少和家人出去餐馆就餐的次数。然而,由于要照看生意,彭女士每天的午饭难免要在商铺附近的快餐店解决。以前她并不在意这个问题,但随着各种食品安全负面新闻的层出不穷,彭女士如今会尽量选择一些知名品牌的连锁餐馆,或是自己带饭。

    彭女士说,每次有食品安全事件出现时,她都会特别留意。比如,看到最近的“白酒塑化剂风波”后,她在招待客户或者和朋友聚餐的时候,都会劝大家少喝酒或改喝红酒、洋酒。对于十八大报告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的未来方向,彭女士满怀期待,“希望以后政府监管能够更严格,处罚更严厉,让那些黑心企业一旦违法就被罚到不能翻身”。

    ■专家建言

    运动式执法要过渡到常态化监管

    “食品安全是个很大的课题,很复杂的问题,谁也保证不了从此不出问题。”王丁棉认为,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完全依靠政府监管并不现实。

    王丁棉表示,事实上,在2008年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新标准,也出台了一些新的检测手段。然而有些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不够细,也不够具体,在现实中难以落实到位。

    “十八大报告里提出,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对民生最大的关心。所谓‘生态’,除了生态环境建设,还应该涉及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健康安全。”王丁棉说,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种种食品安全事件,包括瘦肉精、兴奋剂、三聚氰胺等都是科技研发的产物,却变成危害社会、损害人们健康的科技。

    王丁棉认为,未来要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监管应在四个方面着力:第一,政府监管方面,从运动式执法过渡到常态化监管。第二,行业协会应该尽到一定的责任,帮政府把关。第三,企业本身。第四,社会舆论的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

    应更加重视食品安全检测

    郑风田表示,尽管食品安全问题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解决,但是国家的重视能够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提供基础。他认为,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面临着很大挑战。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如何解决百姓从吃饱到吃好的问题?就是要以营养为基础,把中国人的体质提升上去,因此国家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在人民健康水平上有质的改变。”

    郑风田表示,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了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这就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现在国家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农业化、现代化技术下,食品安全也要跟得上速度。”郑风田说,希望未来政府更多地关注食品安全的检测问题,对添加剂的审查和批准有更细致的规定。

    ■话题纵深

    食品安全列入10件民生实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并明确要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作为食品生产、出口大省和食品、餐饮消费大省,广东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更是先行一步。

    此前,广东就专门成立了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常务副省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余个。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幸福广东指标考核体系和地方政府考核重要内容,并建立食品安全溯源管理新机制。

    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广东将食品安全列入了承诺要做好的10件民生实事。食品安全首次上榜,显示出广东更加注重解决深层次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以推动民生实事的长效化发展。

    在广东目前大力开展的“三打两建”中,食品安全领域也是重点领域之一。今年7月,随着《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印发,广东也迅速启动了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并将这个地区性食品安全领域的规划纳入我省“两建”工作的“建设市场监管体系”之中。

    针对食品安全涉及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等整个链条,广东正试点建设一张覆盖食品安全全环节的食品安全网,通过“一网四平台”——食品安全公众网、信息公开平台、投诉举报平台、信息报送平台、公众互动平台的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全程可追溯。

    而在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广东也进行了多项试点工作。例如餐饮环节,记者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广东目前已经全面开展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计划今年建设4500个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点,截至目前已通过验收的示范点已经近半,进度领先全国。(牛思远 欧志葵 彭国华 实习生 陈思勤 黄海霞)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云南启动重点场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甘肃实施惠民工程 多举提高民众食品安全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赴湖南省督查食品安全工作
·首批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等候选名单公示
·广西:将“食品安全持久战”进行到底
·河北张家口市政协“1号提案”关注食品安全

·河北张家口市政协“1号提案”关注食品安全
·“民以食为天”——2012:全民参与食品安全保卫战
·2012:全民参与食品安全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