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老年人看病就医状况调查:“看病是最愁的事”

2012-12-07 11:22:5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西安新闻网 

    老有所医老有所养是老年人的愿望。

    关注

    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老年人患病具有患病率高、慢性病患者多、多病共存、并发症多、病情变化迅速、长期失能多等特点,老年人看病就医的三大难是:站不住、挤不动、等不及。

    随着老龄化社会步步进逼,看病难成为老年人的主要精神困扰。老年人岁数大,体质差,疾病多,诊治难度高,社区医院和小诊所怕担风险,对其敬而远之。然而,到大医院看病,需要乘车排队,检查缴费,老年人站不住,等不及,吃不消,从而出现“小病拖,大病熬”现象。

    出行不便

    老年人就医困难

    前不久,80岁的薛大爷感冒了,他先到离家较近的社区医院,可是要输液时,医院里却没有药,医生让去别处看看。随后,薛大爷来到另一家诊所,大夫看了薛大爷的年龄后,见无人陪同,开了几片药就没过多询问。薛大爷不甘心,又去了两家诊所,均遭婉拒,都劝他去大医院。

    这次看病经历,让薛大爷很伤心。他说自己平时没啥大病,就是上了点岁数,腿脚不太方便,没想到独自输个液都那么难。“我也想去大医院,可路远儿女们工作忙陪不了,万一不慎摔倒了,岂不给他们添麻烦。”他说。

    83岁的李大爷,因为出行不便,外出看病也成了他的头疼事。他患有多种老年常见病,几乎每天都要挂液体、做常规检查,但是光是每天往返医院就让原本疾病缠身的他很吃不消。

    手续烦琐

    老年人望而却步

    昨天上午,记者在西安市第一医院见到了前来看病的魏阿姨,由于正值周末,门诊的病人并不多,挂号、看医生、检查、缴费、取药也都不用排队,老伴帮她取了几盒药,两人便准备回家了。“我就在医院附近住,但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却不愿意过来看病。在大医院看病手续多,这次要不是因为眼睛红肿,自己不敢乱吃药,可能也不会过来。”魏阿姨说,一般的小病小灾都是自己在家凭经验吃药。平时医院挂门诊的人多,看病排个队很麻烦,这次正好赶个周末过来,人相对少很多。

    今年87岁的老人张师傅,患心脏病已经20多年了,每年都要在医院住上一两个月。因为花销大,加上自己行动不便,儿女不在身边无人护理,每次住院都让老人有不小的心理负担。“每次住院,医院的床位老是紧张排不上,家里人拿着住院证天天跑,有时候得一周时间才能等来一张空床。”张师傅的老伴李阿姨说,住院期间也让人不省心,她每天在医院陪护、送饭,还得一趟趟推着老伴做检查,一次几项检查做下来,两个人都累得像散了架,“看病成了最发愁的事” 。

    关爱老人

    “看病难”问题急需破解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老年群体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应高度关注老年人“看病难”问题。

    给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是当前急需破解的难题。采访中,不少老人建议,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方便、低廉、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建立或转型改建专为老年人群服务的老年病医院,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医,并对老年医疗机构给予适当的补贴,用于减免困难家庭老年人就医费用。整个社会都应尽最大努力,对老年人多加关怀与爱护。(文/图记者龚伟芳 李卓洋 实习生 王琪)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山东威海搭"幸福驿站" 让老年人享幸福晚年
·关注老年人医疗:该不该建专业“老年医院”
·新疆伽师法院多措并举维护老年人权益
·抗过敏和精神药物加剧老年人健忘
·陕西商南:为老年人诉讼开设“绿色通道”
·专家提醒:“候鸟式”养老并不适合所有老年人

·专家提醒:“候鸟式”养老并不适合所有老年人
·老年人应理性购买保健食品
·陕西淳县检察院开展"当老年人遭遇诈骗"系列讲座
·老年人如何实现老有所“医”
·上海宝山检察院"心理疗法"助推老年人信访矛盾化解
·哈尔滨居家养老互助站让老年人找到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