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先生家中的温度达到23摄氏度。记者 袁泉摄
菜摊主徐丽正将蔬菜递给吴晶。记者 孟海鹰摄
货车司机史照胜。记者 刘洪超摄
群众正在清理蔬菜大棚膜上的冰雪。毛凤全摄
霜前冷,雪后寒。在遭遇连续多日的暴雪后,哈尔滨的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7摄氏度。这么冷的天气,居民家里的暖气热不热?12月6日,记者进行了一番随机采访。
南岗区文景街文平小区,几天前因供暖管线故障,造成大范围停热。在2单元楼门上,记者看到一张《关于逐步恢复供热的通知》。《通知》说,抢修工作已经完成,供热正在逐步恢复。
爬到4楼,敲开房门,说明来意,一位老奶奶接受了采访。她叫金朗源,今年68岁,“连着三天三夜都停热,大棉袄都穿上了,屋里只有12摄氏度。3号晚上开始,屋子里就慢慢热了起来。”金朗源拿着温度表给记者看,“现在屋里24摄氏度,你去摸摸暖气片都还烫手呢!”记者身穿防寒服,不到10分钟,就开始出汗了。
离开金朗源家,在距离文平小区不远的路上,记者遇到几位正在巡查线路的供热职工。随着他们的巡查路线,记者来到文联小区汪先生家中。这套房子东西朝向,45平方米,现场实测的温度为23摄氏度。
跟随供热人员,记者来到供热站。据了解,这里是哈尔滨物业供热集团热力公司一分公司2号供热站。站长王亮告诉记者,这个站要把从热电厂里出来的水加压送到居民家中,关系着1966户居民的冷暖。
王亮说,从11月30日晚上到现在,站里的同事们就没怎么休息。今日零时多,营部街12号一户居民家中暖气出现漏点,大家忙着检修,怕温度不达标,整宿都没合眼。
在哈尔滨市热力公司调度中心,记者看到,前几天发生的管线故障已经排除,从热电厂到居民家中的供热管网运行正常。工作人员说,由于停热时间较长,墙体温度回暖慢,一些“冷山”位置的住户室内温度可能要经过稍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吉林长春
市场菜价贵不贵
记者 孟海鹰
12月6日,吉林长春,最低气温零下24摄氏度。手套、帽子、围巾、大衣、厚底靴,下午2时,记者全副武装起来,只露眼睛在外面,准备去探访菜市场。
刚出楼门,一股寒意骤然袭来,条件反射般的瑟缩一下,真是冷啊!
记者住的明珠小区不远处就有一家市场,是周边居民们的“菜篮子”。
小白菜、菠菜、青椒、冬瓜、南瓜……五彩缤纷的蔬菜一字摆开足有十来米长,与外面的白雪皑皑天寒地冻相比,真是春意盎然。
菜摊前,刚刚下班回来的家庭主妇吴晶正在挑着西红柿。“别看这雪一场接一场,但对菜价还真没啥大影响,品种也没见少。”
“6块钱,您拿好。”菜摊主人徐丽利落的装好菜,递给吴晶。
徐丽三十出头,戴个眼镜,更像个大学生。她和老公的菜摊在这开了好几年了,附近的居民都是熟客。
“我老公天天凌晨两点多开小面包去批发市场上货,早上6点多回来。”他说,这些日子虽然雪大,天气不好,但每天去上菜的人却一点也不见少,品种和价格基本没啥变化。
从综合市场出来,记者准备再到附近的欧亚超市亚泰大街店去看看。这是一家大型超市,也是这一带最大的区域性中心超市。
在超市二楼蔬菜区的农超对接柜台前,小张一边往台子上码着一捆捆鹅黄嫩绿的蒜苗,一边说:价格没怎么涨,东西也很齐全,来买的顾客很多。
抬头看看价牌:荷兰黄瓜4.28元/斤,荷兰豆7.50元/斤。
长春市商业局相关负责人说,现在每天对批发市场的蔬菜进入量进行监测,“目前全市蔬菜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各色蔬菜看着真是水灵,忙活完采访,记者也开始挑起了晚上的菜:黄瓜,蒜苗,西蓝花……
辽宁高速公路
出门行车难不难
记者 刘洪超
12月6日9时,记者驱车从沈阳赶往阜新,不少道路仍被冰雪覆盖,满眼都是身穿橙色衣服的除雪工人。
路旁,一些大货车由于气温过低而抛锚。不少车辆还发生了剐蹭和追尾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
“这鬼天气贼闹心,耽误多少工夫。”一路记者不时听到“冒着热气”的抱怨声。
记者自己的处境也没有好到哪去。从出发到位于于洪区的沈阳绕城高速收费站,13公里的路程足足用了45分钟。好歹“挪”到了高速公路入口,一道“道路封闭”的提示牌硬是把记者“赶”到了G102国道。但该路段车流较多,道路全部被冰雪覆盖,车辆行驶十分缓慢。
这一切都源于12月2日夜至3日中午12时左右的一场明显降雪,沈阳、鞍山、抚顺、本溪等地暴雪肆虐,夹杂的大风造成辽宁境内20多条高速公路封闭、限行。
“大连到沈阳的高速公路关了一阵,高速公路收费口车辆堵得不行,路面上又结了厚厚一层冰,很多车都发生事故。”在新民市的一个加油站,从大连来沈阳的殷先生对记者说。
记者又驶入了位于长深高速的那四服务区。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从哈尔滨赶往郑州运送货物的司机史照胜,“我在这儿小眯一会儿,一个人开车太累了”。
据他介绍,从哈尔滨到那四服务区这段路基本上是畅通的,只是路上存了点积雪,在路内侧还有些冰,他只好将车速控制在每小时60公里左右。
记者于6日18时拨通了辽宁省高速公路24小时路况咨询电话,被告知:因路面湿滑,京哈高速的蒲河站、清水台站、沈吉高速南口前至草市禁止7座以上客车、危险品车辆通行,其余路段已经基本恢复通车。
内蒙古赤峰
农村灾情重不重
记者 贺 勇
11月份以来的两场暴雪席卷了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最深达60厘米的大雪,压塌蔬菜大棚,西红柿、黄瓜等蔬菜,一夜之间冻成了冰坨。
12月6日,记者走进灾情较为严重的桥头镇。很多蔬菜大棚被埋压在大雪里,棚户们正忙着清除积雪,搬运重建物资……
棚户王立超家的一座塑料大棚刚刚重建完成,靠墙的部位,用水泥桩进行了加固。记者看到,200多米长的大棚里,一些没有被大雪冻死的西红柿秧已恢复生机,虽然为数不多,但这些零星的绿色点缀在黄土地上,仿佛预示着新的生机和希望。
“旗农牧业局给我送来了6000多元的救灾补贴款,村上镇上的干部也都下来帮助我们。”棚户张立军说。
正在现场忙碌的旗农牧业局工作人员韩丽萍说,这次来到太平庄村,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实地丈量,现场将旗政府的补贴资金及时地发放到户,保证棚户的重建工作正常进行。
连日的雪灾也导致草料严重不足,大量牲畜面临饿死困境。为了帮助当地农牧民摆脱困境,翁牛特旗政府在政府官网以及当地论坛、新浪微博上发布求助信息。信息公布了多个乡镇政府和牧场的联系方式。
翁牛特旗经纪人许生林说,从发布信息起,天天都能接到各地商户的电话。已有不少经纪人帮助牧户联系买家到翁牛特旗进行细节的贸易洽谈。
据翁牛特旗农牧业局不完全统计,自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以来一周之内为20多万头(只)牛羊找到了买家。
翁牛特旗畜牧兽医局局长鲍国展说,翁牛特旗还将继续努力采取各种措施为其余的35万头(只)牲畜寻找买家。
·北京部署年底保民生破案行动
·吉林前郭:十件民生实事解难题
·福建长泰检察院发挥检察职能保障民生取实效
·北京部署年底保民生破案行动
·用审判执行之权 行服务民生之道
·民生和社会领域立法亟须提速
·民生和社会领域立法亟须提速
·民生和社会领域立法亟须提速
·江西崇仁县检察院四项举措主动跟进服务民生
·大力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建设
·黑龙江:高速因雪封闭 各部门全力保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