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城市和乡镇,新建和改建的一座座雅致的标准化公厕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在宁夏城镇人口增长和公厕数量不足的矛盾凸显,老百姓时常遭遇“内急”的尴尬,用出租车司机的话说,他们每天出车都不敢多喝水。在这种情况下,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2009年组织委员开展视察和调研活动,实地察看公厕分布和卫生条件,针对普遍存在的规划滞后、资金不到位和档次低等问题,向自治区政府提交了关于全区城市公厕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当年,自治区财政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求,联合下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公共厕所先建后补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集中改善群众如厕难的状况,全区新增城市公厕343座。
据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2011年3月,提案委又会同自治区城乡建设部门,对部分乡镇进行专题调研,提出《进一步加大全区城乡公共厕所建设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的建议》,主张在改善城市公厕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在全区每个乡镇和涉农街道办事处建3座以上标准化公厕,市县政府应增加专项养护经费,逐步实现城乡公厕全部免费使用。这件提案再度引起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自治区重点督办提案和为民办的30件实事之一。
小小公厕事关民生大计,加快建设折射以人为本理念。2011年10月,宁夏全区城镇公厕建设管理工作会议暨政协提案现场办理会议,在公厕建设走在前列的石嘴山市召开,结合重点提案办理举行公厕建设管理省级工作会议,开了全国先例,引起各方高度重视。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城镇公厕建设标准,编制了全区城市公厕建设“十二五”规划,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成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方便群众的标准化公厕。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领导介绍,3年来,自治区财政和市县(区)共投入专项和配套资金2亿9千多万元,在全区新建公厕889座,改建241座,城市水冲公厕数量从2009年底的513座增加到1643座,密度从每平方公里1.27座,提高到3.06座,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每平方公里3—5座的要求。近3年宁夏城镇公厕投资力度之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建设数量之多,超过了此前10年的总和。与此同时,全区城乡产权归属市政部门的公厕全部实行了免费。
在自治区首府银川,广场、公园、湖畔、健身场地等公共活动场所附近,都能见到新建的水冲公厕,采暖、空调、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市区中心商业街的一处公厕,一进门,就看到绿色的盆景将这里的环境装扮得清爽宜人,洁净的盥洗池对面,摆放着小件寄存箱,还有便民的打气筒、创可贴、针线盒、旅游地图等。公厕管理员刘玉兰向记者介绍说:“每天来这里方便的有2000多人,我感到工作很快乐,因为公厕免费,经常有来方便的人会对我说声谢谢,我总是告诉他们‘不用谢我,该谢的是政府。’”(吴文彪 马竹君)
·宁夏投入70多亿改善公路交通
·宁夏第三届人民监督员上岗履职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奋力开创宁夏法院工作新局面
·宁夏日报: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宁夏干旱地区巧治水 通过河道治理实现多赢
·宁夏:健康全民行动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8.36%
·宁夏:健康全民行动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8.36%
·宁夏将以校园周边为重点整治儿童服装市场
·宁夏财政强力助推慈善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宁夏检察院举行第三届人民监督员颁证仪式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疏堵并举治理“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