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景区票价深陷3年必涨怪圈

2012-12-06 16:02:4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经济参考报 

    短期平抑涨价有难度

    山东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陈国忠认为,从定价机制看,我国旅游景区的门票定价权在地方政府,而景区收益往往与地方财政收入有一定关联,因而地方政府客观上存在支持门票涨价的动机,也促成了门票的步步走高。尤其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景区收入往往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导致目前短期内各地旅游景区门票涨价难以平抑。

    记者采访了解到,景区涨价理由多样,除了景区运营成本上升等常见理由外,“提高景区文物价值需要”“限制游客流量,利于景区休养生息”等也曾作为涨价理由并通过。来自广东的游客廖永健认为这些理由很难成立,“如果要限制景区流量,完全可以通过排队或者提前报名登记的方法,而不是通过涨价。”

    为此,不少专家提出要完善我国的景区价格听证制度。国家有明文规定,如果上级主管部门审议通过,景区门票价格调整要提前半年向社会公布,并要求举行公开听证会,且保证听证人员有1/3是消费者。但作为消费者的外地游客却一再质疑,听证会为何“逢听必涨”,形同走过场。外地游客对一些级别、名气较低的景区涨价召开听证会无从知情,大多感觉“被代表”。

    江西省旅游局监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也承认,参与景点门票涨价听证会的多是利益相关方。而在涨价中可能受影响最大的外地游客,则基本没有表达意见的机会。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