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景区门票“免费制”应有时间表

2012-12-06 15:38:4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四川新闻网 

    “风景名胜区应该回归公益,降低门票价格,从长远看甚至是免票。”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公报》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如生表示,部分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偏高的问题是存在的,下一步将从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采取措施,减少其对门票收入的高度依赖,降低门票价格。(据12月5日《新京报》)

    时下景区门票越来越贵,民众越来越难以承受,感概玩不起了!而住建部官员关于“景区门票要降价乃至免费”的表态,无疑令人又看到一线曙光,但只是在口头上表态,似乎让人放心不下,这究竟是官员的个人观点,还是政府部门的改革方向呢?而且,门票实现“免费制”的“长远”到底是多久?10年,50年,还是100年?总要拿出明确的时间表来吧,不能让民众望穿秋水,等到花儿都谢了。

    各地均在大力倡导发展旅游经济,但是却又往往走偏,变成了畸形的“门票经济”。盲目追求景区门票收入增长,而忽视旅游产业链条的综合发展,最终造成恶性循环,门票价格越来越高,旅游行业则严重依赖于“门票经济”。高门票遏制民众的旅游热情,也剥夺了民众享受公益性景区的权利,而玩不起又直接影响到行业的健康发展,阻碍国民旅游休闲度假战略规划的实施,进而不利于刺激国内消费升级。

    经过这些年的公开讨论,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风景名胜、历史遗迹乃是自然和先人所留下的宝贵遗产,属于全人类共有,与商业化建设运营的景区不同,理应走公益性路线,让公众能够分享到自然和先人的馈赠。而且,目前国内景区商业化味道太浓,一心追求经济利益,却漠视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经常造成景区超负荷、超规格运转,并且因随意建设开发而危害景区生态环境,形成不可逆转的毁坏。

    相反,景区门票“免费制”益处多多,现实中也有部分地方在实行。公众津津乐道的杭州西湖景区就是最佳典范,旅游收入和相关商业消费均逐年递增,给杭州所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远远超过门票方面的损失。南京目前也有七成景区实行“免费制”,随之回报的则是游客暴增,人均花费水涨船高,切切实实地拉动了旅游经济及相关产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此前,发改委曾推出部分景区门票降价名单,但因数量太少、知名景区价格不降反升等因素,遭到民众强烈质疑,认为各地政府是在糊弄,也由此可见,门票降价的阻力仍然存在。景区从高门票到低门票,乃至彻底的“免费制”,并非真得有多难,地方政府需要跨过思维鸿沟,抛弃旧有的“门票经济”模式,拥抱更具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旅游模式。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旅游已不再是富人的专享,平民旅游时代已经来临,政府部门应顺潮流而动,尽快将门票价格降下来。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