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政法版> 政法英模

“只要群众满意,我苦点累点无所谓” ——范碧莉

2012-12-06 14:46:1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只要群众满意,我苦点累点无所谓”

    ——记陆川县政法委副书记范碧莉

范碧莉(左一)走进农户倾听群众心声。

    在同事眼里,她是认真严谨、敬业奉献的代名词;在乡村群众眼里,她是微笑服务、贴心的女干部;在上级领导眼里,她是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都会尽心尽责。她就是陆川县政法委副书记范碧莉。

    十年来,她不论在何岗位,始终以一颗赤诚的心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定义。扎扎实实,孜孜以求,收获了领导和同事沉甸甸的信任。

    今年,在陆川县开展的“一走三问六提高”(“一走”即走基层。“三问”即一是问政于民,二是问计于民,三是问需于民。“六提高”一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二是提高农村矛盾纠纷排解效率和效果;三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水平;四是提高组织工作、平安工作满意度;五是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六是提高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回乡活动中,她深入群众中了解社情民意,亲自化解矛盾纠纷20多起,重特大纠纷6起,真正发挥了回乡干部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只要群众满意,我苦点累点无所谓”

    态度未必决定一切,但端正的工作态度能带领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今年以来,陆川县大力开展“一走三问六提高”回乡活动,旨在以党建工作引领乡镇的综治维稳等各项工作的开展,积极探索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把处理各种矛盾纠纷贯穿于具体的农村工作中。

    范碧莉的老家是在横山乡四和村,自然,她要回到娘家去开展“一走三问六提高”活动。

    横山乡离县城20多公里,路途虽不算远,但不同程度地带给她许多的困难。丈夫在供电部门工作,常年要下乡,她一个人既要照料80高龄的家婆,又要上班和回乡开展工作,对一个女同志而言困难可想而知。

    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范碧莉克服了一切困难尽心尽责地开展着自己的工作。

    走村,入户,听民声,察民意。范碧莉用半个月时间,走完了全村700多户人家,笔记本上记满了全乡的治安状况及该乡的“三大纠纷”难点问题的资料。

    四和村十队的道路纠纷,多年来未得到解决,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范碧莉5次深入村中与群众座谈,最终借助村中有威信老人的力量,把纠纷化解,彻底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方便了群众出行。

    四和村的陈某与陈某某系同一村民小组的村民,两家还是邻居关系。因土地纠纷,陈某未经陈某某的同意,便从通往他家门口的一条通道上设置障碍物,严重影响了陈某某一家老少的通行及生活。范碧莉获悉后,利用双休日时间专门赶回村里,找到陈某家,从“同姓宗族”谈到“远亲不如近邻”,再从情理说到法律,数次登门做工作。“我服你了!我做错了。”陈某终于被说服,主动拆除了障碍物。最终两家人握手言和。

    在回乡活动中,范碧莉配合该乡政府成功调解了6件较大的群体性纠纷,化解了多年调解未果的有可能发生械斗和上访的民间纠纷及群体性事件。得到了家乡群众的一致认可。她说:“只要群众满意,我苦点累点无所谓。”

    “我就是在做自己该做的本职工作”

    天下和静,在于民乐。

    怀着对家乡人民深厚的感情,范碧莉时刻牵挂着家乡村民的和睦。她常常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时间回家走走问问,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解开心中的疙瘩,送去和谐的阳光。

    今年端午节,范碧莉回娘家时看到村里的罗某某家被围得水泄不通,凭着她多年在政法委工作的经验:出问题了!

    范碧莉没有回娘家,直接来到了现场。一打听,原来罗氏村民声称,罗某某家霸占了他们的老祖宗的地盘建房子;罗某某家则认为,这两间房屋是在土地改革时就由他家买下了,这是他的私有财产,是任何人都不能霸占的。各方各执一词,罗氏还声称,如果罗某某不搬走,他们就强拆。

    “如果当时在大的场合做思想工作是不可能说服他们的,只有通过一家一户分别突破的办法。”凭着她在政法委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范碧莉找来罗姓村民的族老,一起将他们劝回,并表示回去后向有关部门领导反映,及时处理。看着村民陆续散去,范碧莉松了一口气。

    端午节过后,范碧莉再回娘家,白天走访村民,晚上挨家挨户去做说服工作。她首先和村民学习政策和有关法律知识,从法律的角度去分析,拆别人的现有住房去建罗氏祠堂是国法不容的,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所规定的。经过范碧莉这么耐心地解说,罗氏村民终于茅塞顿开,认识到自己的鲁莽行为将招致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和损失。接着,范碧莉又从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角度,向村民讲清楚兴建罗氏祠堂是一种封建迷信行为,和当代文明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有钱要花在刀刃上,用在建学校和修好村屯公路上,这才是最得民心,群众最得实惠的。

    真诚所至,金石为开。范碧莉几个月下来的辛苦奔走,感动了罗氏族人。罗氏的牵头人表示,罗氏祠堂不建了,双方握手言和,表示要将钱用在兴办学校和修建村屯道路上。

    横山乡四和村村支书李德奎不无感慨地说:“回乡干部范碧莉真是我们群众的贴心人,她能妥善地帮助我们处理村里的各种纠纷,的确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呀!”

    对于这一切,范碧莉总是说:“我就是在做自己该做的本职工作。”

    “回乡活动,就是更好地服务村民”

    在开展“一走三问六提高”回乡活动中,范碧莉不仅为群众解决各种矛盾纠纷,还乐于助人,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

    今年8月份,当范碧莉了解到横山乡高冲村村民陈健康正在上大学的二儿子陈钊铭,因家庭困难将要失学时,范碧莉专门赶到陈家,把1000元钱送到陈钊铭的手中。接过1000元钱,陈钊铭一家感激万分,陈钊铭当场表示,决不辜负范碧莉大姐的期望,发奋读书,学好本领,回报社会和一切关心他的好心人。

    范碧莉不仅资助自己娘家的困难户,还对丈夫村里的学生黄某进行了资助。2011年8月,黄某的父亲因病去世了,生活无着落的母亲也改嫁,他只能跟随年老多病的奶奶生活,当时在读陆川中学的他便无心读书。范碧莉了解到情况后,和丈夫一起到学校找到黄某,安慰他要放下思想包袱,经济上的困难全部由她来解决。今年高考,黄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秋前夕,范碧莉拉上她的丈夫一同回古城老家看望了黄某双眼失明的老奶奶,给她送去500元,同时安慰老人家,黄某读书的事情不用老人家操心,有党和政府关照着。

    “回乡活动,就是要更好地帮助村民服务村民。”这是范碧莉常对村民说的一句话。

    回乡活动期间,范碧莉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村里的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送给每位家乡父老。特别是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中,范碧莉始终积极主动,从不计较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她在自己每月有限的工资中毫不犹豫地拿出一部分捐给了有困难的村民,深受群众称赞。

    回乡活动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惊心动魄,有的只是日出日落般的平凡,但正是这种平凡,见证了范碧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之心。(记者 卢林峰)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