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景荣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党的十八大的一个重要精神,需要认真学习和贯彻。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不懈地追求真、善、美,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产生、传播和传承,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国际交往中,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一种优秀的文化,会在世界上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力。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则使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自觉地根据时代特点,因应变化,采取对策,使民族文化具备现代形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我们国家成长为文化强国。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测度
测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有宽阔的国际视野,用比较的方法,看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否得到了增强,包括文化事业是否兴旺发展,文化产业是否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否得到了很好的满足,中华文化是否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影响力等各个方面。
从文化功能的视角,要看文化是否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很好地发挥了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下两点很重要。
一是要坚定地坚持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道路、方向、方针和原则。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是要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当前,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部署,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是保证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宗旨。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要扎实工作,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