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等一床”“一床7000人”
最近,北京市民郭女士想给90岁的老母亲找家养老院。可一个多月下来,跑了十多家不同性质的养老院,但凡是看得上眼的,无一例外都要等候“排号”。“至少两三个月,多则一年以上,都要排队才能进。就算我们能等,老人家可等不起啊!”郭女士发愁了。
本刊记者调研期间发现,面对大量新增的机构养老需求人群,养老院特别是公立养老院“入院难”在各大城市已经成为普遍性问题,一些公办养老院常年出现几百乃至数千人“等位”的情况,有些还需要“托关系、批条子”才能住得进去。养老院“入院难”正在成为新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社会上流传着“十年难等一张床”、“一个床位7000人等”的说法。记者走访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时,一名工作人员十分肯定地告诉记者:“现在排了好几千人,肯定要等。”随后记者走访北京市多家公办养老院,得到的答案都是“有需求、没床位”。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曾在2010年扩建,现在床位超过1000张,由于有财政资金作保障,收费并不算高,普通百姓都能承受得起。“不过确实很难进,一般都需要托关系、批条子才能进来。”
在上海市人口最多的杨浦区,该区社会福利院院长谭秋玉告诉记者,该院原有300多张床位,其中约1/3接收孤老、劳模、军烈属、优抚对象等老人,余下床位对外开放,高龄、失智、独居等老人可优先入住,一般有600多人排队。现在虽然投入1.6亿元扩建了600张床位,但还有500多人的“长龙”排在后面。
广州仅有一家市属的公办养老院——广州市老人院。该院党委书记薛上健说,院里现有1200张床位,基本上都已住满,排队几乎一直都有。如果不是在郊区,排队的只怕会更多。
在公办的重庆市第三社会福利院,院长唐培灵告诉记者,该院共有500张床位,现阶段基本住满,约有100人排队。民办的桂湖养老院因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受到更多市民欢迎。该院院长说,2004年投建的一号楼有118个床位,2010年投建的二号楼有180个床位,盖房期间就有人来登记排队。他们从未打过广告,但目前排队的老人有1460人。
总量不足质量不高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近年来我国养老机构发展迅速,但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是导致养老院“入院难”的根本原因。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老年人和残疾人福利处处长王辉介绍,自1999年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后,国家高度重视机构养老建设。一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在规划、建设、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在“十一五”期间各级民政部门共投入180多亿元福利彩票公益金,为近1万个养老机构提供了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4万多个,养老床位350多万张。此外,各地还积极引导民间资本、社会力量进入养老市场。目前,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已占总床位数的35%,东部部分地区这一比例已超过了50%。
即便如此,总量不足仍然是我国机构养老领域的最突出矛盾。按照国际经验,西方国家老人入住养老院的比例为50‰~70‰。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和财力,根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我国未来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建设目标。但据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仅为19.7张,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0‰~30‰的水平。在大城市中,养老床位数占老人人口总数达到30‰的仅有北京、上海。“按此计算,目前全国仍缺少300多万张养老床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建成床位数的总和。”王辉说。
除总量不足外,我国养老机构还面临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记者在调研中看到,养老机构良莠不齐、“冷热不均”的现象大量存在,如城市中心的机构门庭若市,边远地区的机构无人问津。公办机构价格便宜,床位吃紧,老人们住不进;民办机构价高质差,床位闲置,老人们住不起。
与公立养老院“十年等一床”、“一床7000人”的红火程度相比,民办的重庆市璧山青杠养老院则显得冷冷清清,由于每人每月3000多元的收费令普通收入家庭难以承受,该院至今只收住了几十名老人,床位大量闲置。
郑梓桢认为,养老机构总体“人多床少”、局部“床位闲置”是市场供需不匹配造成的。养老机构的发展受到交通、医疗、服务、价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地点好、价格低、服务优质的养老机构入住率才高。在空巢养老日益普遍的今天,面对加速袭来的人口老龄化浪潮,解决“一床难求”的矛盾,不仅要求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记者 毛一竹 罗争光 赖珍 张翅)
·广东湛江推行“居家养老” 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上海开通养老服务电子地图
·太原市煤企农民合同工可参加养老保险
·四川激励养老服务业发展
·[视频]三种养老保险将实现衔接转换
·城乡养老保险衔接办法征求意见
·城乡养老保险衔接办法征求意见
·养老保险衔接呼唤“大社保”理念
·政策构筑"立交桥" 山西三种养老险互连互通
·[视频]养老保险衔接转换需满足若干条件
·[视频]新闻背景:三大养老保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