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公共安全

2012:全民参与食品安全保卫战

2012-12-06 11:26:3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民以食为天。”2012年,有哪些食品安全问题让我们印象深刻?在纷繁的信息背后,又有哪些是失真的?盘点的同时,专业人士呼吁,想要了解吃的真相,不仅要依靠政府、公众、第三方形成“群防群治”格局,也需要更严谨的曝光、更多的风险交流和更准确的信息源,不漠视食品中的安全问题,也不故意夸大不实的食品安全“谣言”。

    食品安全热点事件频出

    2012年,从乳制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到白酒出现塑化剂风波,再到进口方便面中检出致癌物质被召回,让国人大“吃”一惊的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出现。

    盘点一:进口也不靠谱。2012年10月,韩国农心公司6款方便面调料包在韩国被检出致癌物质苯并芘,最终在中国被召回,让进口食品的安全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质检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多批次上百吨婴幼儿洋奶粉均出现质量问题,最终因产品不合格被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销毁。

    盘点二:抽检更给力。2012年7月,来自广州市工商局的食品抽样检验结果显示,南山婴幼儿奶粉被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M1。监管部门责令涉事企业当即停止生产销售,召回问题产品。

    盘点三:新规定频出台。2012年初,多项涉及食品安全的规定和意见纷纷出台,对严格食品安全领域监管等作出明确要求。7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还首次明确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网络成食品安全曝光新战场

    2012年,在众多食品安全事件中,网民的力量逐渐强大,网络成为揭露食品安全问题的新战场。

    专家认为,全民参与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说明公众对于食品不再局限于“吃饱”的高度,而是提升到“营养和安全”的高度。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说,这样高度的关注对政府加大监督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也导致很多谣言被恐慌性传播。例如,5月有微博称,黑心商贩对未成熟西瓜注射禁用食品添加剂甜蜜素和胭脂红。而2006年这一消息已被《新闻记者》杂志评为年度十大假新闻。

    重罚严管才能筑起食品“安全墙”

    食品安全大于天。专家认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公众、科学家都应该“零容忍”。必须形成全过程的监管体系,杜绝监管盲区,从食物制作的源头到最后的去向,都必须建立完整的监管和沟通渠道,重罚、严管,才能筑起食品领域的“安全墙”。

    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介绍说,目前我国食品领域法规太多,有些还互相冲突,管理部门权责重叠或监管灰色地带的存在等根本性问题仍未解决,在部分分管领域“各管各的”现象仍然存在;监管部门需要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监管风格,避免出现真空地带。

    同时,还需强化企业和产品的准入、退出机制,对违法企业实行“杀一儆百”式的处罚。不少网民表示,应提高生产企业准入门槛,细化许可审查要素标准,对部分重要品种经营单位实施单独许可登记,严格证照管理;退出方面,要加强行业清理整顿,淘汰不符合要求的生产经营单位。同时在产品退出方面,要完善不合格食品、过期食品的召回、退市制度。

    上海市政协委员沈建华认为,政府应加强信息交流,及时答疑解惑。面临相关的公共事件,公共管理部门除了切实加强监管外,也应该及时到位地向公众提供清晰、明确、全面、专业而又通俗易懂的信息服务,抓住一切机会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理念。(周琳)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四川省省长蒋巨峰主持常务会议研究食品安全工作
·甘肃建成五个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 从监管做起
·吉林德惠掀起食品安全整治风暴
·北京修订食品安全条例食品犯罪拟终身禁入行
·云南日报: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云南日报: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务院食品安全督查组肯定四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湖南邵阳市北塔区“痕迹化” 监管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