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综治版> 基层基础

社区管理“用招”人民调解“用心”

2012-12-06 09:54:3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好女不嫁杨家崴子。”这是十多年前的一句顺口溜,杨家崴子指的是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社区。那时长山社区脏乱差、社会治安不好,如今这里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楼整齐划一,环境干净整洁,邻里和睦相处,孩子健康成长。

    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关键是有一个好带头人。”长春市司法局局长张洪彬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她就是长山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吴亚琴。

    近年来,长山社区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大力化解社会矛盾,全面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辖区社会秩序良好,刑事发案率降为零。今年以来,只发生7起民事纠纷,全部成功调解。

    “我这个书记得听居民的,居民才是社区的‘头儿’。”吴亚琴对记者说。

    2008年夏,长山社区居民与物业公司“闹掰了”。居民拒交水电费,物业则停水停电。时值中考、高考前夕,炎炎夏日居民怎么办?这可急坏了吴亚琴。

    吴亚琴把居民召集起来,磨破嘴皮子给大家讲道理,最终由居民选举成立了“清欠临时管理小组”,仅用10天就收齐并结清了拖欠的20多万元物业费,恢复供水供电,并解除了与物业公司的合同。

    这次“弹劾”物业让吴亚琴尝到了居民自治管理的“甜头”,她萌生了一个想法:建立居民自治管理的长效机制,成立一个组织作为社区事务的决策机构。

    2011年6月,在吴亚琴的努力下,长山社区成立了“居民事务志愿服务管理站”作为社区事务管理的决策机构,委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居委会则成为执行机构。管理站先后为社区修缮健身场地、修理防盗门、更换楼道窗户玻璃、实施楼房“外保温”工程。

    “百姓说事点”则为居民反映问题、建言献策提供了平台。“百姓说事点”设在健身场,每天吴亚琴都会去看看。“在那儿和居民唠会儿嗑,小事我就解决;大事呢,我就汇报给管理站。”吴亚琴说。

    为加强社区治安管理,吴亚琴结合社区老人多的特点,召集老年人组成“老党员巡逻队”、“巾帼巡逻队”,预防了多起盗窃案件的发生。针对孤寡老人,开展家庭自助式、邻里互助式、功能输出式等居家养老入户服务;针对困难群众,协调相关部门提供现金救助和实物救助,累计帮扶贫困大学生57名;针对下岗失业人员,联系用工单位举办就业服务对接会,累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500多人次。

    “居民自治管理社区,让长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要居民能得实惠,我苦点累点也值了。”吴亚琴说。

    长山社区是吉林省胜利零件厂家属宿舍区和平房区,2007年1月企业破产导致一次性失业894人,随之小区被迫弃管,社区“四多一少”:下岗失业人员多、流动人口多、低收入人员多、一老养一老的多、有稳定收入的人员少。加之社区处于城乡接合部,居民混杂、矛盾多发,综治工作面临很大困难。吴亚琴坚持做好调解和矛盾化解工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和谐之路。

    社区居民李某经营的出租车转手给邻居范某后,问题多发,花了范某不少钱,于是她拒付剩余购车款,一审二审法院均判决范某赔偿李某5400元。范某仍拒不执行判决,从此两家人见面就骂,甚至大打出手。

    吴亚琴采取刚柔并济调解法,分别做两人工作,最终范某自愿付给李某人民币2000元,了结了10年未果的民事案件。

    “遇到态度不好的居民,没少听脏话,遭人白眼。”吴亚琴坦言,“有时感觉也挺委屈的,但看到邻里纠纷少了,心里也就高兴了。人民调解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耐心、恒心”。

    截至目前,吴亚琴调解案例200多起,预防民转刑恶性事件20多起,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7起,成功率达98%以上,先后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吉林省人民调解业务能手”等荣誉称号。她总结的和面团式调解法、釜底抽薪调解法、刚柔相济调解法等人民调解十二法也被推广。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中国社区志愿者渐成居民生活服务重要力量
·家庭医生式服务在桂林38个社区亮相
·天津二分院开展"送法进社区服务促和谐"活动
·甘肃省电子政务平台向社区延伸
·天津中心城区社区食堂覆盖率达75%
·开创群防群治新途径 构建治安巡防大格局——记阳泉市社区治安巡防支队

·开创群防群治新途径 构建治安巡防大格局——记阳泉市社区治安巡防支队
·山东:交警支队“车驾管业务进社区”
·智能社区:环境更安全 服务更高效
·全国六成社区开展睦邻文化建设